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聚领介绍,多年来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才成就了好想你枣的甜蜜事业。好想你是全国红枣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其行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均创佳绩。
“值得强调的是,食品产业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最严格的监管。如何在以食品安全为根基的竞争中取胜,持续做大做强成为食品领域共同思考的新问题。”河南省食药监局副局长王建防表示。
9月25日召开的河南省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食药监管体制改革成为会议重点。会议从建立专门监管机构、提高监管队伍能力、加强舆论宣传、学习贯彻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等方面,对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在会议上要求,要真正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各地要按照已出台的“三定”方案,尽快把机构组建到位、职能整合到位、人员调整到位;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加快建立主体明确的责任体系,使各级政府有硬任务、各相关部门有硬指标,通过责任传导,让企业有硬约束。
有关专家指出,纵观河南省食药监管体制改革,部分工作进度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的经验做法值得研究与评价。对此,朱长青称:“改革之路、监管之路还很漫长,我们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他对河南省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食安办主任、省食药监局局长朱长青介绍,此项改革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重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通过改革,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管,健全并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集中统一监管与综合协调“两结合、两促进”的监管组织体系,装备先进、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能力保障体系以及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法规制度体系。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由以政府为主体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转变,全面提升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
《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2015年,河南省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2020年达到4万亿元,基本实现食品工业强省目标。
“企业协同政府部门大力发展食品产业的改革与规划,用自身行动做好食品安全的守护者,愿与众多企业开创河南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新局面,共同促进河南食品产业提速发展。”双汇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主导 力推改革创新路
目前,河南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正实现着由食品工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从农田到餐桌,双汇始终把食品安全管理融入到整个产业链,实现肉品质量的全程控制。集团内部成立了多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制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企业大力推行诚信文化,严守法律、法规,严控内控体系,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强化源头治理,保障质量追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据悉,其生猪在线头头检和无害化处理一项业务一年就需花费1亿多元。
延伸阅读:
有关统计显示,今年河南全省共安排食品检测任务7.9万批,是去年的2.6倍。围绕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菜、放心豆制品和放心主食(粮油)五大工程,食用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清源行动、校园及农村食品市场等重大整治行动。
随着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加快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河南省政府2014年3月印发《关于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省食药监管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2014年以来,河南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食品犯罪案件207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2344人,捣毁窝点696个。法院系统共受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270件,审结3591件,生效判决人数4214人。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797件923人,依法起诉3490件4012人。通过严查重处,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事件高发、频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