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李然]
近年来,在国内由于纳豆食品或保健品的上市及其广告宣传,纳豆与纳豆激酶这两个本为大多数中国人陌生的名词,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然而,由于人们对纳豆与纳豆激酶的知识缺乏全面地科学的认识与了解,加上受某些纳豆产品销售时的夸大宣传所误导,从而,不但影响消费者对纳豆产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而且,给广大消费者对纳豆的保健作用产生许多疑惑和误解, 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纳豆市场的发展。故此,目前在国内要加强对纳豆与健康方面科学知识的宣传,尤其,重视对纳豆与纳豆激酶的临床医学研究,迫在眉睫,这将有利于纳豆这一绿色天然保健食品在中国获得更广泛地推广与普及,以造福于国人健康!
1987年,日本须见洋行医学博士通过体外溶栓实验(下午二点半试验)发现了纳豆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极强的能够溶解血栓的纳豆激酶。纳豆激酶是由纳豆菌在发酵过程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纳豆激酶的溶栓特性目前已经被国际生物医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证实。纳豆激酶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无毒、有高效溶血栓能力的溶栓剂。
点此进入:戴稼禾专栏
研究发现纳豆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活性营养成分,但倍受医学界关注的是其中所含的具有溶解血栓功效的纳豆激酶。
现代日本人吃的纳豆大多是由规范化的工厂将蒸熟的黄豆经高纯活性的纳豆枯草杆菌发酵而成的新鲜纳豆。通常,新鲜纳豆都是采用可冷冻包装放置各大超市或者商店冷藏和销售。1980年,日本科学家须见洋行博士研究发现纳豆中含有一种溶解血栓能力非常强的活性酶,即为它起名“纳豆激酶”。之后,须见洋行博士又对230多种食物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然而,始终没能够再发现含有超过纳豆的溶栓活性食品。至今为止,纳豆是当今世界唯一具有强烈、天然和安全溶栓作用的食品。此外,纳豆还有调理肠胃、抗衰老、增加骨密度等多项保健作用。目前,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和地区都掀起了全球性的纳豆消费热潮,并且愈演愈烈。中国市场目前流行销售的各种各样品牌的纳豆,都不是新鲜纳豆,而是采用真空低温冷冻工艺制备出来的纳豆冻干粉,然后,装进胶囊或者制成片剂等。
尽管纳豆激酶具有的较强溶栓作用,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的生物医学科学工作者用体外实验,特别是用大量的动物实验结果所证实,但是,体外实验结果,或者动物实验结果,还不能完全代表活的人体里的实验结果。虽然,目前国内外医学科学工作者已经在开展纳豆激酶的人体临床的溶栓实验研究,即便已经取得许多有效实验观察结果,但是,纳豆激酶目前在世界医学临床的应用,仍然还处在试验阶段;一个划时代意义的新药,特别是治疗心脑血栓病的新药的问世,首先是考验它的安全性,然后才是考验它的有效性,得出最终结论,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
另外,纳豆中虽含有丰富活性很强的能够溶解血栓的纳豆激酶,但是,目前,还缺少大量具有说服力的临床实验数据于以证实。
近年来,在国内也开始兴起纳豆激酶溶栓的研究热,不过目前国内学者所进行的纳豆激酶溶栓的研究,仍还大多限于在动物实验上。 从目前国内学者所发表的大量有关纳豆激酶溶栓的动物实验论文结果表明:纳豆激酶在动物体内能够溶解血栓的特性已毋庸置疑 。
所以,我们要在中国立即开展对纳豆和纳豆激酶的临床医学研究。如果,一旦取得满意结果,那么,小小的纳豆,它不仅仅将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医药费,它还会使更多的中国人远离血栓疾病,免患中风、心梗,获得健康长寿!
纳豆是不同于任何药物和保健品的具有特殊溶栓功效的天然食品,日本国人全民长期服用它,使日本国目前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纳豆食品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因为,目前,日本国是在世界上心脑血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下降最明显的国家!
更为值得提及的是,由于目前在国内心脑血栓疾病(中风、心梗)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临床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口服、价廉的能够溶解体内血管壁上存在的陈旧性血栓斑块(它的突然脱落和阻塞是导致中风、心梗突然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内开展对纳豆与纳豆激酶防治心脑血栓病的临床医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戴稼禾
免责声明:本文是作者在光明网卫生频道原创专栏内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纳豆”是日本国民最喜爱的大众食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食用历史。
目前纳豆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相当混乱,良莠不齐,真假难分,给消费者带来很大困惑。
什么是纳豆?纳豆起源于中国。最初就是我们祖辈用传统方式发酵出来的丝酱豆(俗称“豆豉“或“豆丝”)。 据说,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在公元754年抵日弘法,将30石“甜豉”(即民间发酵的丝酱豆)带到日本,最初是在日本寺庙中制作“甜豉”,最后流传到民间。因为日本寺庙的厨房叫“纳所”或者“纳斯”,于是,日本民间便将“甜豉”称其为“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