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第五届“粵食粵安全”食品安全网上知识竞赛科普小知识(大众版)(2)

浏览: 来源:
91okf.com 首领的17岁老婆 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 10万个冷笑话 一龙回应徐晓东 男扮女装视频 朴美莉

  《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对特殊食品的经营做了明确的规定:从事销售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经营者,应当在其销售场所设立专柜或者专区,设置相关食品的提示牌,并根据食品标签、说明书标注的贮藏方法存放相关食品。

  (7)注意均衡饮食,不宜过量进食胆固醇、嘌呤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内脏;

  ③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菌:如家畜感染炭疽时,病原菌可通过被感染的肉类食物进入人体,引起人类患病。此外,还有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

  18.橡胶面条是谣言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界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保健食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食用安全性: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保健食品应具备普通食品的基本卫生学要求和特征,必须保证安全无毒,并可长期食用。而药品允许有毒副作用,且有一定的疗程,不可长期服用。(2)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或营养补充功能:其功能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必须经科学实验加以验证。(3)只适于特定人群食用:如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只能限定于高脂血症人群及易发生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不适用于高血糖患者,更不适用于所有人。因此,没有一种保健食品适宜于所有人群。(4)不是药品:保健食品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是以调节机体功能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治疗、预防疾病为目的。它是人体机能调节剂、营养补充剂。应特别强调的是: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5)应有明确的功效成分:所谓功效成分是指保健食品中发挥生理调节作用的物质。(6)产品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式,也可以是胶囊、片剂等形式。

  12.特殊食品

  (2)引起急性、亚急性中毒。一次大量摄入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16.小龙虾的真相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8.如何控制加工储存食物的温度

  (4)对人体具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某些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致突变作用。突变如发生在生殖细胞,可使正常妊娠发生障碍,甚至不能受孕,或导致胎儿发生畸形或早死;突变如发生在体细胞,可使在正常情况下不再增殖的细胞发生不正常增殖而产生癌变。

  (8)严禁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或者罂粟。

  网络和微信朋友圈上热传一段“面条被水洗后出现一团‘胶’”的视频,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2号)第二条第二款明确,不安全食品是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其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该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分为三级:一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严重健康损害甚至死亡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24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二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一般健康损害,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48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三级召回:标签、标识存在虚假标注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72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标签、标识存在瑕疵,食用后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改正,可以自愿召回。

  3.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及处置

  (4)寄生虫:有绦虫(包括囊尾蚴)、华枝睾吸虫(肝吸虫)、蛔虫等。

  (3)面粉里不会加塑化剂,可能加增稠剂,比如黄原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安全可靠。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