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科技由跟跑到并行,一些领域处于全球领跑水平。”孙宝国院士如此评价我国的食品科技水平。他特别提到,中国传统食品的科学技术水平已处于领跑位置。其源于文化自信,尤其是对传统饮食文化自信,继而对于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的自信。
孙宝国院士以我国咸味香精工业的发展为例,生动讲述了自主创新为产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咸味香精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孙宝国院士介绍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咸味香精工业是零;改革开放后,这一产业起步于“六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1—1985年)。1982年,市场已出现了肉味香精,但肉味特征不明显。正是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期间,突破了2-甲基呋喃甲氧基化、中间体水解─加成一体化、2-甲基-3-巯基呋喃温和氧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2-甲基-3-巯基呋喃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的国产化,奠定了我国3-巯基呋喃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期间,突破了不对称二硫醚食品香料制造关键技术和水解─不对称二硫醚化耦合技术,奠定了我国不对称二硫醚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根据肉香味的形成机理,开发了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
“落后不但要挨打,还要挨宰。”孙宝国院士说。在上世纪90年代,被美国称为“030”的2-甲基-3-巯基呋喃,代号为“719”的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这两大含硫香料,在当时的价格甚至远高于黄金。“030”“719”的进口价格,每公斤分别高达14万元和16万元。随着上世纪90年代“030”“719”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相关产品的国产化,其价格也随之降到每公斤4.2万元和6万元。由此一来,不仅依赖进口这一尴尬局面被打破,我国也成为日本等其他国家的肉味香料主要出口国。从2000年开始,以肉为原料的我国肉味香精的关键制造技术,被国内数十家企业所采用。由此生产出的天然肉味香精,已在方便食品、调味品、肉制品、菜肴等大量食品中广泛应用。同时,我国特色肉味香精制造理念“味料同源”也逐渐形成,并得到全球认同。
孙宝国院士表示,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实现中国食品产业现代化是食品界的历史使命。要坚定中华饮食文化自信,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研究探索中国传统食品的基础科学问题,为中国食品走向世界夯实科学基础。要努力突破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瓶颈技术和核心装备难题,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保驾护航。
孙宝国院士指出,要潜心研究我国传统食品基础科学问题,从中揭示中国传统食品健康美味的奥秘。健康、美味、方便、实惠是中国乃至世界食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他分析说,我国传统食品加工制作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一是从体力型向动力型转变;二是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如传统北京烤鸭制作完全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来实现;三是从手艺型向工艺型转变,比如豆腐加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四是从工具向装备转变;五是从脑力劳动向人工智能转变,比如白酒勾调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得以实现;六是从源于自然向巧夺天工转变。
孙宝国院士说:“未来,我国食品工业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饮食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健康和美味的要求。要从致力于我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现代化开始着手。”
产业界——
1984年,在上海益民四厂和北京大红门粮库,中国的方便面生产线同时开工,至今已34年。创建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从3个人、14万元借款白手起家,在创始人宗庆后的带领下,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饮料企业。1992年,陈泽民坚定下海从传统食品汤圆做起,并将其企业定名为“三全”,以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空间。在这些企业家的眼中,让行业在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是科技的不断创新。这些企业家们从研发产品到智能制造,从硬件建设到项目攻坚,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着我国食品产业。
在宗庆后看来,从1988年研发出走红市场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开始,娃哈哈几十年来的稳健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包容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娃哈哈一直坚持“生产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产品”的经营理念,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坚持要永远领先人家半步的观念,通过不断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较好地解决了产品生命周期。据了解,娃哈哈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合格认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浙江省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近年来开始向菌种、酶制剂、机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自己的菌种资源库,并成功自主开发了串、并联机器人、自动物流分拣系统等智能设备,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具备自行研发、设计、自行生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能力的综合型企业。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祖国现在的繁荣是我们当年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我们也是祖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长韦俊贤深有感触地表示,多年来,康师傅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不断前行。康师傅投资5亿元在上海打造的联合创新研发中心获得中国CNAS实验室能力资格,可对标国际化水平。在高科技运用方面,康师傅自2015年起投资3亿元建造了大型FD冷冻干燥工厂,用高科技提升产品的营养健康水平。在科研攻关方面,康师傅与高校合作攻克业内难题,在今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分论坛上,康师傅的“棕榈油中TGP的检测应用”项目,获“2017—2018年度食品安全创新技术奖”。该项目除了可以确保油脂原料来源清晰可控之外,用三酰甘油氧化聚合物(TGP)这一单一指标就可以把地沟油、劣质油等原料油风险挡在门外。TGP项目的落地,对油脂行业和方便食品行业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安琪生物集团董事长俞学锋也认为,正是科技创新,成就了安琪25年来的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项目,安琪通过多年的努力,把一个小小的酵母延展至烘焙、酿造等多个应用领域。针对我国传统食品油条,安琪率先研制出无铝食品膨松剂,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同时,依靠主导生物技术,研发出很多与健康相关的酵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