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从周期品到消费品,研究方法上从跟踪景气指标,到更看重行业赛道和商业模式。经典研究方法认为白酒具备明显周期属性,在跟踪景气度及挖掘个股上,批价、库存、动销等是重要跟踪指标。近年来,白酒研究更关注行业存量竞争、份额向龙头集中、品牌权重更高等维度,并认为短期来自政策、需求的冲击,没有改变行业逻辑。18年贸易战背景下,市场高度担忧需求放缓,白酒板块“假摔”,随后迅速回归的行情,以及资金的学习效应,也让投资者更加关注赛道和商业模式。2020年疫情,对白酒尤其是中低端白酒还是产生了负面影响,但预期的回暖速度远远快过2003年非典。
外资资金带来新的视角,白酒行业近年的底层基础变化,正好契合其投资理念。近几年随着A股国际化的加速,白酒板块持续享受着陆港通、QFII额度增加、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等指数,及其他主动性海外资金带来的长线增量资金,带动行业研究和投资视角的国际化和长期化。白酒行业增长向稳定性的转变,正好契合外资的投资理念,也给予了长线投资的土壤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税率提升、市场估值中枢下移
1、消费者结构:需求泡沫出清,回归大众需求
2、投资者结构:长线资金占比提升
茅台估值企稳30xPE,市场开始真正按消费品逻辑给予估值。茅台作为消费品,上轮周期中由于消费者结构变化,因此带有典型的周期品属性,这一轮的消费者结构变化,大幅褪去周期品色彩。在市场逐步认识的过程,研究体系和投资决策上已经明显体现,已经开始按消费品估值体系定价。这是茅台估值在19年下半年估值企稳30x、短期负面信息对股价边际影响降低的本质和直接原因。
四、 茅台按消费品给予估值,而五粮液、老窖尚未发生
机构投资者抱团是表象,根本原因是研究方法论的变化。茅台估值中枢企稳30x,19年股价波动性下降,虽有机构投资者抱团的因素影响,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投资者跟踪研究及审视茅台投资价值的方法论,与上轮景气周期相比,有较大变化,茅台已经被按照消费品来给予高估值。
3、税率提升。市场近年一直担忧白酒消费税风险,而若行业政策从严,税率提升将影响酒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