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的加盟门店大多数是社区门店。依托于强大的后端供应链体系,这些社区门店选址和定位都十分灵活,既可以是一线城市商圈的核心门店,也可以是下沉市场的普通网点。但它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低成本、高周转”。这也是绝味门店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借助融资上市的威力,绝味将筹集的大量资金投入到扩充产能和门店。从2013年到2020年,绝味的年产量从7万多吨上升至12.7万吨,门店数由5700多家增加到12000多家。
绝味鸭脖要跑马圈地,就要在经营模式上避开这两股阻力。
1. 从市场部经理到品牌创始人
而他为什么会从药企跨界到去卖鸭脖,据说是因为,戴文军每次从老家武汉回株洲,总会带一些武汉鸭脖送给同事朋友,吃的人也都是赞不绝口。眼见武汉鸭脖在湖南也如此受欢迎,戴文军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便决心进入鸭脖市场。
经过在销售市场多年的摸爬滚打,戴文军终于在销售的岗位上站稳了脚跟。不论是在保健品公司还是在药业集团,戴文军都表现出众,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在卤味赛道中,卤味品牌们神仙打架,竞争异常激烈。这些年一直坚守直营的周黑鸭于2020年开放特许加盟和单店加盟,意欲加快门店扩张的步伐。而紫燕百味鸡近年来表现抢眼,最近更是准备抢滩A股。在地方区域市场,九多肉多、久久丫、留夫鸭等集中于地区性经营的品牌,也在下沉市场悄然与绝味展开着角逐。
如今的绝味早已不仅仅是一家食品企业,而已经在某程度上升级成一家餐饮生态型企业,并在构建自己的餐饮生态圈的路上一路向前。
营收增长放缓,过度依赖线下
实际上,食品安全是绝味整个商业模式链条中一个主要的结构性风险痛点。在“大后端+小门店”的模式中,通过相对独立的子公司的形式在全国各地进行生产,是第一重风险。通过销售鲜货来获取差异性优势,从而带来保鲜方面的挑战,是第二重风险。
绝味鸭脖的创始人戴文军为武汉人,1968年出生,大学修读经济管理系。在很多认识他的人看来,戴文军天生就是一个“要当老板的人”,因为他对于市场有着过人的专注和热忱。大学毕业后,戴文军在好几个行业创过业、打过工,他卖过服装,开过宣传保健的足疗班,甚至做过中医学徒,而后又投身到了销售的岗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