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乡间的“巧媳妇” □记者岳建辉通讯员吕耀光 “李红莲这个‘巧媳妇’的确不简单,自己掌握一套养猪好技术,田间种植更是身手不凡,除了种植玉米、花生外,还种上了烟叶和小辣椒,是我们妇女致富创业的榜样。”8月14日,当记者到商水县郝岗乡肖停村准备采访李红莲时,几位忙着吊烟的妇女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44岁的李红莲于2002年至2007年从事养猪业。她十分注重生态饲养,自己为猪仔打疫苗。在饲养过程中,她还把花生秧、红薯秧粉碎,添加到饲料中,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提高了商品猪品质。在猪舍搭建上,她也下了一番功夫。她在猪舍周围种上南瓜,一方面可以为育肥猪降温遮阴,另一方面可以收获蔬菜。她饲养生猪的成功经验一时间被本村妇女纷纷效仿。但由于猪价不稳,2007年,李红莲把目光投到农业种植上。 谈到种植,李红莲满脸兴奋地说:“多亏乡里举办的培训班,让我学到了烟叶、小辣椒种植技术。在乡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今年,我流转土地种植了26亩烟叶、10亩小辣椒、5亩花生、26亩玉米。保底估算,烟叶亩效益均在5000元以上,辣椒亩效益在3000元左右,花生亩效益大约为1400元以上。” 李红莲还告诉记者:“在烟叶种植管理中,我不仅注重科学性,而且还在提高烟叶品质上下工夫。开春后,我便把预留种植春烟的耕地深翻,进行杀菌。在烟苗移栽的半个月前,我往空当内施了一些香饼(豆饼或花生饼)。烟苗移栽后,我及时浇水,对烟叶进行精心管理。虽说自己累点,但收获还是很多的。” 为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掌握到种植技术,实现增收致富,李红莲经常和留守妇女交流种植技术,并于2011年与周口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了乡村服务社,进行农技推广。三年来,她创办的乡村服务社惠及2万多群众,为推动当地群众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乡非常需要像李红莲这样的科技能手,她不仅自己创业致富、成为‘巧媳妇’,而且带动其他妇女成为‘巧媳妇’。我们将深入实施‘巧媳妇’工程,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展现她们的迷人风采。”郝岗乡党委书记毛茹谈到“巧媳妇”工程时如是说。 本报讯(记者岳建辉通讯员刘振杰)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双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固墙镇党委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具体部署,严加防范,确保全镇人民过上一个祥和的节日。 为强化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商户遵守法律的自觉性,该镇通过悬挂过街联、张贴标语、召开广播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同时召开“双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题会,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部署工作任务,成立食品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抽调工商所、派出所等单位人员组成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组,对全镇市场流通商品进行“拉网式”检查,坚决取缔“三无”食品及无证食品营业场所,对违规从业人员坚决调离。 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该镇重点对商场超市、食品加工点、学校、幼儿园、农村集市等食品安全事故易发地进行重点检查,严把市场入口关,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费安全,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截至目前,共对全镇29所中小学校、8所幼儿园食堂及周边8个饮食摊点、56家饭店、6个大型超市进行全面检查,共查出“三无”产品21件,清除食品安全隐患12处。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