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地沟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地沟油”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一经查实,一律吊销许可证,并由食药监部门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在立法方面,首先是完善产品责任法,明确产品的概念及范围,扩大产品的范围,使得法律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解决对策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3、大力发展民间公益自治组织
食用过的田螺回收、包子被查出毒铝、馄饨皮被查出有硼砂、月饼原料不合格……近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着实令人堪忧。10月9日记者获悉,针对此情况,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整顿工作。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同时,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在普通食品中添加西药成分的,将被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加工的相关物品,并受严厉处罚,其造成的危害要进行赔偿,对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一律停产整顿,整改不到位,不准生产。
严厉打击使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行为。对使用病死、毒死、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的畜禽和水产动物肉类从事食品加工活动的,查证属实后,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延伸阅读:
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
取缔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对情节恶劣、影响较大或涉嫌生产加工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将由食药监部门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此次食品安全的整治将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八大类食品及区域性、特色性食品生产企业为排查重点,重点打击以下几类违法违规行为。
2、加强人大、司法机关及社会对产品安全事件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