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巩固和深化“利剑”行动成果。严厉打击“两超一非”和无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好监督抽验和风险监测计划,有序推进零售药店销售婴幼儿乳粉试点工作,继续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统筹推进和有序安排新版药品GMP、GSP认证和跟踪检查,继续严厉打击药品流通环节出租出借证照、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打击网上非法售药、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行为,全面完成医疗器械“五整治”任务。
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武装。制订年度学习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抓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政治理论和专题教育、理想信念和廉洁行政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和依法行政实践讨论等学习内容。
——社会共治成为监管新机制。组织全省食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省级医疗机构分别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着手建立食品药品“黑名单”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省农牧区行政村和城镇社区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队伍,搭建食品药品安全的“前沿岗哨”。
——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食品药品安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各级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目标责任绩效考核体系,成为重要的民生考核指标。制定出台了《青海省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案件衔接工作制度》和《关于涉嫌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移送的规定》,研究制定了《青海省药店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办法(试行)》和《药店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我省新版GMP、GSP现场检查细则和评定标准;修订印发了《青海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防范应对规程(试行)》和《特殊药品联防联控监管工作责任制度》,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当中。
——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成为新常态。在重要节庆、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高考中考等重要时段,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食品药品联合专项整治,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有效保障了重要时点的食品药品安全。在全省部署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利剑”行动,组织开展“四品一械”五大类专项整治。部署和推进药品新版GMP、GSP的实施和认证工作,已认证药品生产企业9家,经营企业29家。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已评定15004家,占总数的77.5%。通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验、风险监测等,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问题产品,下达了下架并停止销售、责令召回并作无害化处理的决定,对违规责任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强化“三基”建设下活食药监管一盘棋
省食品质量检验中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效应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承担着国家和省级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应对辖区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检验,为政府行政部门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和我省食品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工作。2012年、2013年分别完成食品检验批次5200份、5800余份,人均检验批次达到了沿海发达地区水平。相继参加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制订牦牛肉干、循化线辣椒面等地方标准6项,发表论文50余篇,培训食品企业检验人员500余人次,受到了食品生产企业广泛赞誉。
围绕中心抓党建促工作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强化监管为重点,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抓作风建设与抓监管、抓改革“两不误、两促进”,食品药品安全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全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总体可控,形势稳定,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呈现许多新亮点和新常态。
加强廉政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把党风廉政教育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做到逢会必讲、逢事必讲,引导全休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把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作为重点,组织参观省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强化警示教育,提高自我约束力。对行政审批、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检验检测等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跟踪。针对节庆,及时印发通知,做到廉政钟常敲、廉洁弦常紧。
新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以来,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认真履行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职能,牢固树立全程监管和科学监管理念,有效发挥了省政府的参谋和抓手作用,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在“利剑”行动开展过程中,省食安委积极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生产、流通环节等方面的专项治理行动。在食品生产环节,以各地监管部门集中组织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质量承诺书为载体,完成了全省384家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工作。在食品流通环节,切实加大对乳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休闲食品、豆制品、食用油、烟酒、饮料及各类散装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牧区过期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拉网式检查。在保健品环节,严厉查处以举办健康讲座、免费健康体验或检测血糖血压等名义销售,以药品名义做宣传,误导消费者高价购买、盲目选购以及在个别早市、城乡接合部或小区民房高价推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在餐饮服务环节,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以食品添加剂、餐饮具清洗消毒、学校食堂等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从规范许可管理、落实制度规定、实施量化分级、强化监督检查、严查违法行为、防控责任事故等六个方面明确了行动重点。在药品流通环节,进一步强化药品流通市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管力度,继续保持对基本药物、含麻制剂、特殊药品、生物制品和疫苗监管的高压态势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处方药、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等药品专项监管工作。在药品生产环节,将专项检查与GMP认证、日常监管、监督抽验工作结合起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问题。在医疗器械环节,以“五整治”专项行动为依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开办条件、人员资质、场地、质量管理文件、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等,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全面加强“三基”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对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三基”建设进行了安排。按照“两年见成效、七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下活食药监管一盘棋,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层组织得到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得到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强基固本中大力提升全省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统一监管整体水平。
一年多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工作原则,把党建工作融入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较好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食药检验:砥砺奋进攻坚克难
——监管能力有了新提升。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队伍能力建设等七个项目,安排了省、市(州)两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实验室改造、仪器设备投资、三级实验室信息网络建设、县级快检车及车载设备等项目,监管资金支持和投入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管、风险监测、认证检查、稽查办案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了监管人员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