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健康饮食:南瓜药膳保健上品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健康饮食 > » 正文

专访德约科维奇:我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现在的自己

浏览: 来源: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在北京的中网公开赛上拿下冠军后,马不停蹄赶赴上海劳力士大师杯。这位 ATP 排名第一的网坛名将,兼具力量和灵活性,“德约胜出,对我们网球记者来说不再是新闻,如果他输才是新闻。”法国资深网球记者多尔冈说。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德约表示:“我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现在的自己。”即便是战争,也没有让年少的德约放弃自己的冠军梦。在科索沃战争期间,他过着游击队员一样的生活:白天和教练在被轰炸的废墟上练球;晚上则跟着父母躲到防空洞里。

9 月 26 日,国际网坛名将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一身休闲打扮出现在北京机场。出机场的时候,他看到等待的球迷,单膝跪着在欢迎横幅上留下签名。2009 至 2013 年间,除了2011 年因伤病未参加赛事,德约在中网公开赛上共捧得 4 枚冠军。今年的决赛中,德约对阵捷克选手伯蒂奇。德约以 2:0 轻松拿下冠军。德约捧着奖杯,深夜搭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赶赴上海劳力士大师杯。凌晨三点,他抵达上海。
德约目前在 ATP(职业男子网球协会)男单冠军榜上位居第一,他的中国粉丝亲切地呼唤他为“小德”。其实在网球界,德约不仅以高人一筹的球技闻名,他还是数一数二的“喜剧之王”。德约模仿俄罗斯女将莎拉波娃提裙子,模仿纳达尔扯裤裆,曾在 Youtube 引发点播狂潮。今年 8 月,德约接受 ALS 冰桶挑战,接受挑战前,他先来了一段热舞,水浇过头后,他露出抓狂的表情,继而双手捶胸,做拍干动作,最后又扭起腰臀,再续热舞。
上海大师杯开始前,德约参加了其代言服饰优衣库的宣传活动,隙间,他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在采访中,德约保持着微笑,甚至有些兴奋的状态。目前,德约只剩下“法网”这关没破,记者问起他是不是期待一个“全满贯”,他满脸堆着笑:“放心啦,我拿不到法网冠军,也不会跳河。”谈到即将出生的孩子,德约收起嘻哈表情,露出虔诚教徒的严肃神态,答道:“我希望他健康。”当被问及是否会开糖果店和莎拉波娃竞争高低,德约故作正经地回答,“绝对不会,太多糖了,我现在重视健康饮食。”
采访地外,他的粉丝早已翘首以待。他们瞥见德约的红色球衣,就开始惊呼。只见,德约小跑步来到现场,双脚刚站稳,就开始自己的中文秀,“你好”、“很高西(兴)见到你,谢谢你的支持”,“棒(朋)友、棒友”、“我的棒友”,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10 月 8 日,是德约在上海大师杯的首场比赛,对阵奥地利小将蒂姆。当天中午,记者赶到德约的训练场。“要去 7 号训练场啊,人最多的地方就是。”球场的保安拦路,“要小德的签名,在外面等吧,里面进不去了。”德约的训练场确实是最热闹的,挤在外面的德约粉丝,很多人手里捧着德约的新书《一发制胜》。
在网球场的媒体中心,记者碰到了国际网球记者协会的主席纽曼(Paul Newman)和法国《竞赛报》的女记者多尔冈(Sophie Dorgan),两人均是资深的网球评论员。他们在德约的职业运动员生涯开端,就注意到了他的身影。纽曼至今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德约时的情形,“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很自信,英文很好。其实,他会很多语言,我听过他说德语,说意大利语,他还会法语,有时候他嘴里吐出文绉绉的英文单词,让我汗颜。”纽曼说,“当然,我们最喜欢的还是看他的比赛,你看了中网决赛吗?那是德约最精彩的一场比赛了,他打得太好了,简直把伯蒂奇逼入绝境。”
“费德勒崭露头角时,我们很惊喜,原来网球可以打得这么优雅,后来纳达尔出现了,他的活力让我们为之一振。当德约以‘第三名’的身份夺得大满贯冠军时,我们对这小伙子充满了敬佩之情,说实话,德约胜出,对我们网球记者来说不再是新闻,如果他输才是新闻。”法国记者评论道。

在北京的中网决赛中,德约对阵捷克选手伯蒂奇,以 2:0 轻松拿下冠军

成功路上的荆棘
德约是 85 后,1987 年生于贝尔格莱德的运动世家,德约的父母均为前南斯拉夫的滑雪运动员。两人退役后,在贝尔格莱德开了一家比萨店。德约五岁那年,比萨店旁开了一家网球训练中心,教练是当地大名鼎鼎的网球女教练戈西奇。戈西奇是美籍南斯拉夫裔网球名将莫妮卡·塞莱斯的启蒙教练。在训练场上,她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天天趴在铁丝网上看,终于被德约的真诚感动,决定收他为学员,这一年德约只有 5 岁。
20 年后,小德约的认真模样仍然深深刻在戈西奇的脑海里。她接受传记作家克里斯·鲍尔斯(Chris Bowers)采访时回忆起这段相遇:他背了一个包,里面有一瓶水,两条吸汗带,一条毛巾,一支香蕉,三件干净的 T 恤。戈西奇问德约,妈妈准备的?德约有点恼火,回答“我自己整理的”。戈西奇很快发现,德约对于网球不仅有兴趣,还有毅力,他从来不叫苦。她告诉德约父母,德约在 17 岁之前,会进入世界前五。
戈西奇不但教小德约网球技术,还注重他的文化素养。在她的引导下,小德约开始读普希金,开始听巴赫。“我觉得德约是幸运的,能碰到戈西奇这样的教练。要知道,她是个出色的儿童教练,懂得在儿童不同的成长时期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克里斯·鲍尔斯采访时说。
虽然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德约的成才之路还是充满了荆棘。当小德约扛着塑料奖杯,站在镜子前,模仿大满贯冠军发言时,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生活很快会被轰炸机打扰。
20 世纪末,巴尔干半岛再次经历战争风波。1999 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为了遏制米洛舍维奇势力,对贝尔格莱德进行了连续 78 天的轰炸。至今,德约对这段经历还是耿耿于怀,他在自己的新书《一发制胜》中写道:“整个城市像一个熟透的橘子,空气中混合了沙土、灰尘、金属的味道,几条街之外,一所医院爆炸了,一整栋楼就像一个巨大的三明治,里面夹的全是火焰。”
这一年,德约 12 岁,一家人为他过生日时,轰炸机当空而过,“生日快乐”的歌声被轰炸机浸没。德约依然不放弃自己的冠军梦,学校停课,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练球,他过着游击队员一样的生活。白天,德约和教练在被轰炸的废墟上练球,晚上,他跟着父母躲到防空洞里。这场战争让小德约迅速成长,他悟出了“人生的本质”。“我永远都在寻找爱,也努力提醒自己不能把爱视为理所当然的,因为人生可能会在一瞬间彻底改变。”他在书里感概。
战争过后,德约家的日子并没有改善,父母的餐馆生意时好时坏,但他们为了实现“天才”长子的冠军梦,几乎倾其所有,甚至冒险去借高利贷。德约 12 岁开始,戈西齐将德约送到慕尼黑的训练营。在那里,德约开始学英语,他很清楚网球生涯没有扎实的英语是行不通的。2001 年,德约获得欧洲 14 岁少年组冠军。2003年,德约科维奇转为职业球员。两年后,年仅 18 岁的德约挺进 ATP 前 100 名。2007 年,蒙特利尔大师赛上,德约连续淘汰纳达尔、罗迪克杀入决赛,最终击败费德勒。2008 年,德约赢来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满贯——澳网公开赛冠军。同年,德约在北京奥运会上收获一枚铜牌。
最艰难的时候,德约的父母甚至想过让德约加入英国国籍,但德约拒绝了。他希望像用自己的冠军来刷洗塞尔维亚的阴影。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