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智能手机的市场出现了饱和,然而智能的可穿戴市场却变得愈发火热,从Fitbit这个可穿戴市场上一名领头羊且是一枝独秀开始,到现在小米手环在低端市场上的发力以及去年Apple watch的加入,让可穿戴的市场也随之越来越热闹了,所以我们就来聊聊可穿戴的设备。
apple watch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被整合到了用户的衣服、配件上的一种非常便携式的设备。其实,可穿戴的设备并不仅是硬件设备,它还借助了软件的支持与数据的交互、云端的交互以便将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在未来,可穿戴的设备很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巨大的转变。
apple watch
可穿戴设备的三个主要优点如下:1 提供安全保障,90%的消费者认为可穿戴技术有助于为孩子提供安全保障。2 树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超过80%的消费者认为可穿戴技术有助于健康饮食、科学锻炼、获得更方便的医疗护理。3 使用简便,83%的消费者认为便捷性非常重要。其它优点还包括登陆互联网、数据分析、以人为本的设计以及舒适快捷的用户体验。
moto360
它与智能手机的区别也就在于它的可穿戴,也就是它是作为你衣服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你之外的一件智能设备。所以在使用以及体验上会比智能手机来的更加的方便。
moto360运动版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总出货量达2100万个,销量同比增长200%。其中,Fitbit出货量470万个,苹果出货量390万个,小米出货量370万个,占据前三。
小米手环
从目前的智能手环的市场表现来看,IDC预计,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将达1.26亿个。所以相信以后的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也会和现在的手机市场一样竞争激烈的。
华为智能手表
虽然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的前景一片大好,但是需要承认的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依然没有那么成熟,依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隐患等待未来科技以及市场发展来解决。
三星Gear手表
隐私问题
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可穿戴设备强化了这种依赖性,当到处印刻着健康指数、行为习惯、生活偏好和工作履历痕迹的时候,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大大增加。可以获得的个人数据量越多,其中的隐私信息量就越大。只要拥有了足够多的数据,我们甚至可能发现有关于一个人的一切。我们知道,互联网将每时每刻都释放出海量数据,无论是围绕企业销售,还是个人的消费习惯,身份特征等等,都变成了以各种形式存储的数据。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尤其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其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已经远超以往。
微软Band2手环
健康问题
可穿戴设备所产生的辐射对人的健康会不会产生影响,虽然目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曝出,但是因为可穿戴设备是长期和人体皮肤所接触的,所以在辐射以及皮肤健康方面有没有问题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解决。
Fitbit手环
就目前来说,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局限在于仍然严重的依靠手机,只是作为手机的一个附属产品而存在的。它自己能够独立进行的功能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的近期的希望还是在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方面能够摆脱手机,作为一个独立的智能产品来更方便的让我们使用。 本文来自:智能FUN(),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