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醒广大网民:当您再遇到这样的网络谣言时,多一份理性思考,少一次盲目转发,就对农民朋友少一份伤害,请及时向12377热线电话或举报中心官方网站举报。您也可关注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权威的辟谣信息。让我们共同抵制侵害广大农民朋友利益的网络谣言,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揭穿近期食品谣言
举报热线:12377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醒您,这些都不是真的!近年来,关于食物的各种谣言屡见不鲜。民以食为天,骗子们利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炮制谣言和假新闻,来达到不可告人的不良目的。今天,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为您揭穿六个传播较广、影响较大的食物谣言,让您放心的吃!
2017年春节前后,一则“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郝爱军,因在乌石街饭店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瑞昌市5570头家禽已感染”的谣言在微信群、朋友圈流行。随后,各种衍生版本也在内蒙古、山东等地出现。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近年来食品行业的很多谣言,给消费者带来了恐慌,也对食品行业造成极大伤害。从2008年“蝇蛆柑橘”谣言对全国柑橘市场的严重打击,一条谣言毁掉一个产业的悲剧并不鲜见。这次的“塑料紫菜”谣言风波引发各地紫菜产品滞销,保守估计对主产地福建的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着实令人心痛。小小一条恶意的网络谣言,令付出辛勤劳动的农民和渔民深受其害,一年乃至多年付出的辛勤汗水就付诸东流,养家糊口的收入也大打折扣。
无独有偶,除了“塑料紫菜”,微信朋友圈还曾热传一段“塑料大米”视频。视频显示,在某加工车间,一男子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最终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视频配有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假大米?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不会是塑料袋做的吧?”视频震惊不少网友,并引起广泛转发。
谣言五:无籽葡萄用避孕药培育?
谣言二:塑料可以合成大米?
2016年8月,一则关于“无籽葡萄”的短视频在网络广泛流传。视频中一位搬运葡萄的果农称,市面上的无籽、无核葡萄,全部都要打避孕药,从而达到无籽效果。无籽水果中含有大量激素,经常食用对人体有害。
真相:塑料行业业内人士表示,这根本不是在制造什么“塑料大米”,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视频中所用的设备是一台塑料造粒机,在塑料行业很常见,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再生白透颗粒价格为7500元/吨左右,而目前市场上大米的零售价格约为6000元/吨。价格的反差更说明大米绝对不会是再生塑料所造,没有人会去做这种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