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食品领域2023年度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一般项目)科技成果应用及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技术 > » 正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解析2017年食品安全风险

浏览: 来源:
022天津交友网 star478 无限元素轮回 554434 ccyy star-478 吉尺眀步 小暮カレン 千面风华结局 动漫mm被虐图片

比较而言,2017年,微生物污染问题较上年下降了5.2%,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较上年下降了6.1%。而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更加突出,占问题总数的21.9%,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2.6个百分点,原料污染成中国食品安全的顽疾,且短期内难以化解。

1、实力提升

此外,一些地方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中,大量传播的“伪科学”观点,成为谬论传播的官方平台,应予以有效治理。

2017年1-12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三司的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计完成29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128人次的专家参与。

2017年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成“辟谣”的生力军,仅腾讯一年发布辟谣文章1411篇;二是企业、科技界、媒体在科普战线形成集结。

三、问题与隐患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具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日趋完善、冷静和到位。2017年,在受各方高度关注的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的审批中,政府部门专业、有序的办事效率出乎企业的意外,受到高度好评。而对难度最大的网络谣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7年成功地打出了组合拳,在系统内建立了3960个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微信号、头条号的矩阵。与科技界合作,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凌厉、快速的澄清谣言,净化了舆论环境。2017年,公安、网信部门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实行治安拘留等处罚50件次,以正压邪,显示了较高的管理水平。

2、舆情热点密度减少,热度降低。

1月1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回顾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时表示,通过数据比对显示,食品安全舆情热点占解析数量比例从2015年的100%到2017年的62.1%,从危机应对为特征的“热点解析”,到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预警提示,我国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更加主动、从容。

当2018年中国食品工业面临消费升级、健康转型的巨大挑战时,坚定持续地提升中国食品安全的水平,有胆识地推进全行业的产业创新和动能转换……我们仍将付出巨大努力。因此,2018年我们的工作主题为——安全与健康同行。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梳理、构建和不断强化的十年,也是食品安全水平逐渐提升的十年。建立强大的自身,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是舆情向好的基础。

1、中国食品安全的风险永远存在,2017年的三个主要风险依次为: 食品微生物污染(30.4%)、 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24%)、 农残和药残问题(21.9%)。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国家抽检中,以上三大问题占抽检不合格率的67.3%。

从危机应对为特征的“热点解析”,到和平时期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预警提示,从2013年的100%下降到2017年的62.1%。显示我国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更加主动、从容,与世界接轨。

3、“共治”显效——政府、企业、消费者、科技界、媒体人构成“社会共治”的主体

1、在全年29期风险解析中,回应舆情热点的解析为18期,占62%;主动进行预警提示的为11期,占38%。

二、2017年舆情逐渐向好的原因——实力提升、监管到位、“共治”显效

3、对产品标示中的“阴性标签”,广告宣传中的“不含、没有……”应予以有效的规范管理;对一些地方电视台“养生节目”中的“伪科学”传播应予以有效治理。

2014-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对比

合法的食品声称中,是告诉消费者在标准的范围内,“我有什么”;违规的“阴性标签”,是在标准之外,宣传“我没什么”。在国际上,以贬损同行为目标,以声称“不含有XXX”为内容的标签,被称为“阴性标签”。而在我国的产品广告中,以宣称“不加防腐剂、不加糖、不加食品添加剂……”的宣传,将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污名化,打擦边球,具不良诱导的嫌疑。且在主流媒体中经常出现,应配合宣传部门尽快予以规范管理。

2013年、2015年和2017年食品安全舆情热点占解析数量的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2017年的数据不包括第四季度,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监管到位

一、分布与对比

2、急速发展的中国网络食品和快餐平台,既是中国食品消费的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安全问题和矛盾的关注点,同时,亦是政府工作中的创新点,在打磨出有效治理和监管的“中国方案”时,各方需耐心和包容。

3、新热点中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增多,在对诸多传统食品的评价中,一些颠覆性的观点出现,如去年的红肉,今年的咸鱼、白酒、凉茶、油条、普洱茶等。在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食品大规模回归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需跨越“用科学的数据说明产品”的门坎。食品与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已成必然。

(责编:王晓华、朱明刚)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