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 )
友善列印
在江正强看来,慢性病和健康问题中,饮食既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预防及改善的有效手段,其实,七成左右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以前人们的认识是老了才会患这些病,其实不然。大多数人患病都是在60岁以前的工作阶段,甚至更早的时候。比如说,国内大城市化的趋向明显,年轻人求职上岗基本上都是会点外卖或者在中西餐厅饮食。讲求口味刺激和偏肉食富营养的西餐化模式,让人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
「922爱在中秋 关怀弱势 乐在分… 台大急诊医师:只花1秒就决定不…
江正强教授表示,改革开放后民眾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由饥饿时代进入饱食时代,正面临新的健康危机。由于摄入营养过多,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又称慢性病)。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慢性病发病人数约3亿左右,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江正强表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10多亿人口中只有不到千万人患糖尿病,如今,中国患病人数达1.14亿人,目前是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患者国家,其中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比例达10%,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增速已经超过老年人。
2018年09月21日 20:37 旺报
孙曜樟
江正强说,在2017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29.3%,慢病高发已占人口总死亡率的86.6%,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倡大健康计画,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前提,就是转变传统的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的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其中,饮食占着极重要作用。
大陆华夏微生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日前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首届华夏微生态产学研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江正强指出,中国进入「饱食」阶段后,代谢性疾病高发,现在人们吃得好、多、精,而大城市工作的白领阶层逐渐习惯于西餐化和外食化,更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三高等代谢性疾病(慢性病、现代病)的患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