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拉不出”的困扰,很多人都曾经有过。在老年人中,便秘发生率就更高了。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发生便秘如何缓解?
【便秘不能全怪“热气”】
惠州市名中医,市中心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陈翠萍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并非全都怪体内的“热气”,因此,有的人服用清热泻火的药物或食物就能缓解便秘,有的人反而加重了症状。
便秘的概念是什么?陈翠萍介绍,便秘通常是便意少,便次少,排便费力、不畅,大便干结、排便有不净感,伴腹痛或腹部不适,严重时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一段时间都出现便秘症状,首先要到医院做个系统检查,排查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如果没有,就属于功能性便秘。”陈翠萍表示,针对不同类型的便秘,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症治疗。
还有,引起便秘的原因,老年人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蠕动减慢;很多青壮年群体也有便秘情况,则主要是由饮食精细、饮水少、运动少、未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等有关。另外,精神紧张和一些医源性因素以及滥用泻药,都可能造成便秘。
【改善便秘需全面调整膳食结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宜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相当于每天吃约300克粮食、300~400克蔬菜、100~200克水果才能达到。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建议,各类食物中,粗粮、部分薯类、豆类、坚果、蔬菜及水果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多吃。例如,早餐可以煮番薯燕麦粥、杂粮粥。正餐的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可以搭些粗粮、玉米、番薯之类的,副食则要荤素搭配,除了肉类,多搭配些菌藻类食物,多吃深色蔬菜。水果则可以选择火龙果、奇异果、橙子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水果。
另外,潘丹峰提醒,最好不要通过喝水果汁来补充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果肉中,榨成汁后膳食纤维的含量会减少。比如一个完整柑橘榨成橘汁后,膳食纤维量只约等于原来的1/6。
想要解决便秘问题,潘丹峰还建议,日常生活中除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食物,还应该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促进消化以及肠胃蠕动,对排便有很好的作用。若饮食调整后仍无法缓解便秘或排便习惯发生改变要及时就医。
【如厕也需养成好习惯】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二科护士长党桂宁提醒,要改善便秘的情况,日常一定要注意调整饮食,改变不良习惯;同时多运动,每天保证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定时、专注排便的习惯——
一是建立定时排便时间。一般来说,很多人清晨觉醒时或者进餐后就会有便意,这是因为人体自然的规律,在这些节点会有结肠收缩加强,若此时有便意应及时如厕。
其次,即使无便意,也要定时去厕所,久之可形成反射性排便习惯。
很多人习惯蹲厕的时候看书、看报、看手机,这些都是坏习惯。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地上厕所,对健康是很重要的。
另外,大家平时要意识到便意的重要性,顺应便意。不要经常因为工作忙之类的原因就“硬憋”,这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1】【2】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精彩图集
热点推荐
视频新闻
热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