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备受关注!近日,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国际委员会“功能食品、健康食品和营养”工作平台主席孙东晓教授做客中山,展开了一场以“解读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点:令身心更健康愉悦的食品”为主题的专场报告会。
孙东晓教授是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国际委员会“功能食品、健康食品和营养”工作平台主席、 广东省食品学会首席专家、广州市首批科普名师、华南理工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讲座教授,其研发兴趣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产和安全、功能/保健食品和营养、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方面。
专场报告会上,中山市食品学会会长、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洪力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延杰以自身食品行业30年的经验与感受进行了开场白。孙东晓结合其多年在食品、营养、生物技术、膳食和健康学科交叉领域的研发经验,展示了现代大健康产业的最新走势,肯定了消费者理念的转变和食品行业的深度转型,解读了当今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点。此演讲还就日常消费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探讨了产品设计、基料选择、营养素调配、功能因子输送、食品加工技术、功效评估和食品检测等方面。特别强调了学科的交叉整合对打造食品创新的决定性。成功的食品不仅要美味,而且能给消费者带来身心健康和愉悦体验。
此次专场报告会由中山市食品学会主办,广东省食品学会、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中山洪力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专场报告会针对中山市健康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对提升中山市健康食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健康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有重要作用。
专场报告会上,孙东晓指出,健康是指人的机体、心理、精神均处于正常状态。没有生病只是健康的起点。真正的健康体现于人体各系统具良好的生理功能,能进行正常身体活动,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感知各种生理刺激,和抵抗致病因素。
由于全球食物资源和生产条件,食品制作技术和供应模式,人们生活方式和进食行为,在过去100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的“营养健康保障”和“食品质量安全”理念超越了传统的概念。当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饮食方式不合理,并且长时间曝露于空气污染、电子设备和人工照明,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理特点科学调整优化饮食,更好保障民众身心健康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