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
人民网报道:温州 27岁姑娘天天吃外卖,血浆成“猪油色”还住进了ICU。
网易新闻报道:25岁小伙天天吃外卖吃成300斤。
新浪新闻报道:外卖新手期要求不严,伪造假证成本低。
……
随着外卖的盛行,一则则关于外卖对健康危害的新闻也屡出不穷。外卖,在方便人们饮食的同时,是否真的对人们身体带来了健康隐患?2019年9月18日由南京市爱卫会、南京日报社、南京市职防院共同举办的“健康大讲堂”,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冯晴教授,为建邺区沙洲街道的机关职工,科普快节奏下的合理营养。
打包盒是选择健康外卖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外卖包装盒的问题。冯教授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玻璃杯。纸杯中含有些化学物质残留,经常使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跟食物酸碱度、是否含油、温度等有很大关系。国家规定发泡餐具应在80℃以下使用。超过这个温度的话,发泡餐具遇高热后会变形,并释放出有害物质。发泡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炉加热、不能放入蒸屉中加热、不能装炒菜和热汤等热食。麻辣烫、热炒粉等更是不能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盛装。
塑料打包盒的毒性比较小,在100℃左右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但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塑料打包盒可以发现,打包盒上用印有如下图的符号:
标志为5号PP符号的打包盒,相对是比较安全的。它是聚丙烯(PP)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塑化剂,耐热温度是140℃,并且可以用于微波炉和饮料。而1号(PET)、6号(PS)材料的塑料容器耐热程度比较低,就既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也不能装太热的食物。如没法确定外卖塑料容器能否加热,可以把食物倒到锅里再加热。不要使用3号(PVC)材料或用料不明的塑料容器来打包高油脂的食物,例如水煮鱼片、油焖茄子等。注意各种塑料容器的使用温度,例如6号(PS)材料的塑料容器在95℃时会变软,因此,不应拿来打包温度过高的食物,如滚烫的汤等。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的外卖塑料容器,例如,1号(PET)、6号(PS)塑料制成的外卖盒使用完毕应丢弃,不宜拿来装其他食物。
塑化剂能增加塑料袋的硬度和柔韧性,使塑料袋更加实用、耐用。这种塑料袋装遇热释放塑化剂。一些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长期食用,达到一定量,同时不能及时排除,有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使用塑料袋装熟食和热食,一定要小心。
外卖点单要谨慎,营养均很很重要
干煸菜和干锅菜听名字好像挺健康,实际上这些菜想达到麻辣鲜香的口味,都有一道“过油”的工序,说白了和油炸差不多,最后还放很多的盐。水煮菜其实应该叫“油煮菜”。还有各种“主食菜”,如酸辣土豆丝、地三鲜、炸藕饼等。这些菜实际上是淀粉主食,热量很高。还有一种菜汤就是各种油脂、盐、糖的聚集地,很拌饭,但这些菜品是不利于健康的。麻辣烫、冒菜、米线的味道都很重,还特别容易点多。所以点餐的时候,点你预计食物的2/3,更饿的时候1/2也行。
所以饮食方便要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的要求。每天吃12种,每周25种食物。食物多样,谷薯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