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茶园铺草 铺草可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茶园地面覆盖物可用绿肥茎、叶、嫩草、豆荚、农作物秸秆等,铺放厚度以10cm左右为宜。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2.1 培育优质壮苗 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良、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3)改进喷药技术,控制用药量。福州红旗茶场研究出国家专利产品——手持电动低容量喷雾器,与常规喷雾器相比,可节约药剂50%,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对天敌的杀伤力,可积极推广使用类似的先进植保器械。
绿色食品茶叶中栽培综合技术初探
蔬菜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503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微粒、氟的浓度必须在标准限值内。
3 适宜的土、肥、水管理
(1)加强病虫测报,适时开展防治。根据茶树长势好坏及采摘情况,划分类型,“查定”防治适期和对象园。应在病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加大功臣、功夫、扑虱灵、虫螨克等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和一药兼治。
技术按行业分类更多
4.3 加强茶园病虫监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4.1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
(4)物理防治方法: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可用白炽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但灯光诱杀必须避开灯下益虫的高峰期。
对土壤要求茶园位于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区域,茶园及其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同时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作为绿色食品茶叶产地。
2.2 按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小,水土保持、水源条件好,适应机械操作为立地条件,开垦园地要挖大壕沟,搞好茶园排灌设施,重施有机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新茶园。
3.3 茶园的土壤营养管理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土壤:要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肥力。茶园通过各项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温度)条件,促进茶树生长。如中耕除草作用,可疏松土壤,提高通透性;翻埋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熟化土壤,增厚活土层。
相关技术
转发到:
(2)交替轮换复配用药。轮换使用的药剂品种应尽可能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尽可能地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氮和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杀虫剂及生物制剂等不同杀虫机制的品类轮换使用。通过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是延缓抗药性的最有效途径,又是兼治病虫害,增强药效,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办法。
2 增强茶树抗性能力,减少污染的综合栽培技术
4.2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
投稿邮箱:service@agronet.com.cn
详情垂询:0571-86713550
加入蔬菜网专家库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专家指导。蔬菜网在此为您提供一个展现您一技之长,分享您成功经验的舞台。
1 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
2.3 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减少病虫、提高品质的基础,如选择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其抗病虫能力强。
对水的要求须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需要,茶园灌溉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汞、铅、铬、镉、酚、苯、氰等。
4 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