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健康饮食 > » 正文

遏制慢性病需从改变不健康饮食开始

浏览: 来源:
vip265 陈斌宇 甚嚣尘上 荐股 历史之家 拥抱歌词 天津化工厂爆炸

推荐阅读

我国首部疫苗管理法实施 除了“四个最严”还有这些重点  疫苗管理法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四个最严”为立法宗旨,规定构成违法犯罪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罚款进一步提高,如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的,最高罚款从相应货值金额的30倍增加至50倍;属于劣药的,最高罚款从20倍增加至30倍。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也增加了行政拘留等惩罚。…【详细】

丁钢强介绍,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人杂粮类和薯类“消费量”下降幅度很快,米面消费略有下降,杂粮类和薯类只作为主食的一种“点缀”。1982年我国每人日平均消费蔬菜量是300克以上,现在消费量则是300克以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每天摄入300到500克蔬菜、200到250克的水果,差距还是比较大。

据谭斌讲,现在64%左右的出米率导致了稻谷里很多营养物质在过度加工中被浪费。米糠去除程度越高,大米就越白,营养成分丢失也越多,因为米糠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此外,过度加工的大米往往去除了胚芽,而胚芽中富含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对人体有利的。“我们还需要克服传统的消费思维和惯性,从白米白面转变到全谷物的消费上。”谭斌表示。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开始注重营养健康,年轻人不以为然。樊胜根认为,营养健康必须要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加以重视。“儿童期营养非常重要,一旦1000天或5岁以前的儿童营养不良,会影响脑部及身体发育,或引发终身健康问题,后期完全恢复不大可能,所以儿童营养情况必须作为首要关注焦点。”樊胜根强调。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3甚至更多儿童处于营养不良、隐形饥饿、超重肥胖,还有体重不足等。

营养引起的健康问题,已成全球人口残疾和死亡的头号危险

《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古代,人们就确定了饮食与人体营养健康的密切关系。到底什么是科学的营养呢?“营是谋求,养是养生,合起来是谋求养生”,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对“营养”的上述定义,进一步反映了现代人对饮食健康的追求。

编者按

目前中国人每人每日盐摄入量基本在10克左右,远远高于目标值每日6克以下。奶类消费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整体增加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以至居民每日钙的摄入量低于400毫克,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是800毫克。“我们要求每天摄入水产品能够达到40~75克,畜禽产品也是这个量,实际上畜禽肉类摄入量远远高于75克的高线,水产品摄入量连40克的低线都没达到。”丁钢强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据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70公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目前中国居民直接消费口粮不断减少,动物性食品、蔬菜等消费大大增加,国人因营养过剩而患上的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也日渐突出。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人超重率约30%,肥胖率为12%;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0%,肥胖率为6.5%。动物性食物、食用油等摄入过多,已成为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冬季御寒养生六大谣言 你信了几个?  冬季天气寒冷,是感冒、咳嗽等疾病的高发季,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节滋补养生。我国北方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而民间也流传“冬吃海参提高免疫力”“冬季进补羊肉御寒强体”“洋葱熬水可以止咳”等“偏方”。事实上,这些冬季“养生大法”都是谣言。…【详细】

原标题:遏制慢性病需从改变不健康饮食开始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