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健康饮食 > » 正文

【妇联与您健康同行】冬季饮食切不可“贪热” 专家提示警惕“吃

浏览: 来源:
马年 喜欢你歌词 古代情诗 涨幅 吉安新闻网 with you 健全机斗士

澎湃号 > 临泉妇联

【妇联与您健康同行】冬季饮食切不可“贪热” 专家提示警惕“吃出来的癌症”

2020-01-03 18: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临泉妇联

关注

近日较强冷空气来袭,天寒地冻。许多人偏爱吃火锅、红薯等抵御严寒。专家提示,长期的过热饮食习惯可能造成口腔和消化道损伤,提升罹患口腔癌、食管癌的风险。

“口腔黏膜烫伤多由急食导致,口腔黏膜是我们口腔的第一道防线,虽然它对高温不敏感,食物、饮料在四五十度时也感觉不到烫。但是口腔黏膜不耐烫,遇到高温容易烫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综合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周建说,口腔黏膜的耐受温度约在50-60℃,当吃东西感觉烫时,食物温度一般可达70℃,容易导致口腔黏膜被烫伤。

此外,过热的饮食还会经过食道,食道表面的上皮细胞比口腔的还要娇嫩,口腔无法耐受的高温食物,更会损伤食道。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勇表示,65℃以上的食物就可能损伤到消化道黏膜。“我们消化道的温度约为37℃,食道最高耐受的温度是50-60℃。而火锅的汤料温度可达120℃,刚沏好热茶温度约为90℃,都远超食道的耐受温度。”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称,超过65℃的热饮有可能会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风险。李勇说,过烫的食物在经过食管时,会烫伤黏膜上皮,导致破损、溃烂、出血。如果经常食用烫食,这些部位就会反复受伤,反复受到不良的刺激,长此以往很可能出现病变甚至癌变。
专家表示,长期食用65℃以上的饮食,会破坏口腔黏膜、食管黏膜的细胞,可能增加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的风险。冬季饮食切不可“贪热”,建议安全的进食温度是10-4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妇联与您健康同行】冬季饮食切不可“贪热” 专家提示警惕“吃出来的癌症”》

 发送邮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特别声明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0

评论(0)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