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们将家庭烹饪流程进行拆分,大致有:
第一步:思考
其中涉及“吃什么”、“怎么做”2个问题。一般情况下,思考吃什么的时候,我们会从口味、营养、功能、饱腹、以及一顿饭的支出等几个维度考虑。在思考怎么做时,通常会想到要用什么烹饪方法,烹饪工具,需要哪些食材,用到哪些调味品,以及整个烹饪需要花费的时间等问题。
第二步:购买食材
在思考完成之后,我们就会开始购买食材,这时我们就要选择购买渠道,如菜场、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还是家门口小菜贩、超市等等。但不管选择哪个渠道购买,我们通常会从购买的便利性,以及食材的价格和品质,等3个维度进行考量。
第三步:洗菜切菜
在我们拿到食材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洗菜和切菜,这是整个烹饪过程中最繁琐和花费时间的一环。通常会想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备菜,能增加洗菜的干净程度,以及洗菜和切菜的效率。
第四步:烹饪
所有备菜环节完成之后,便开始进入烹饪炒制环节。不同的菜品,我们会用到不同的烹饪方法和工具,以及在我们需要烹饪多个菜品时,还会考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对烹饪的流程进行安排,以便提高整个烹饪的效率。
不过,在烹饪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我们的烹饪,菜品的口味、营养,以及功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对烹饪方法不熟练,以及备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很容易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相信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做废一道菜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特别在烹饪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例如正常工作日下班之后,或者吃饭的人数较多,需要烹饪多道菜品时,烹饪失败的概率都会大幅增加。而因为烹饪失败,所引发的问题也可大可小,总的来说对于烹饪者和食用者来说,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情况发生。
第五步:食用
完成烹饪之后,就开始食用菜品。通常我们会考虑食用菜品时的愉悦感,由于这个环节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不做过多分析。
第六步:清洗
完成烹饪或食用之后,要清除厨余垃圾,并清洁厨房,以及清洗碗筷和厨具。这是大多数人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情。虽然现代生活中如洗碗机这种厨房电器,能帮助家庭主厨们减轻一些负担,但是整个清洗过程还是挺耗时耗力的。如果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比较重,附着在身上,家庭主厨们还要对自身进行清洁。
2、正餐饮食解决方案的价值曲线
将家庭烹饪流程拆分提炼出各个环节中的价值要素之后,然后我们对正餐饮食解决方案进行打分,形成该方案的价值曲线。通过对各价值曲线的比较,可以让我们对半成菜这个行业所创造的差异化的价值,有更深的理解。
①、我们是站在整体的角度,对各日常饮食解决方案的价值要素进行评分,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不对单个案例进行评价,如您发现明显有不符合实际的评分情况,欢迎通过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之后,对评分进行调整。
②、各要素分值1-10分,评分越高,代表该方案创造的价值越高(费用支出相反)。
③、有些方案不涉及的环节,我们直接给予最高分10分。例如半成菜不需要消费者洗菜或者切菜,那我们直接在“效率”这个环节给予10分。其它方案有类似情况,同样采取此种评分方式。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制作了一份正餐解决方案的价值曲线图。并挑选预制菜与国内几种主流选择进行比对。通过比较可以看到,①、预制菜菜最大的价值在于省去了洗菜和切菜的劳动,提高了该环节的效率;②、相对于外卖、餐饮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规模化的生产,没有厨师、服务员等人工费用支出,以及对门店地段的要求相对较低);③、预制菜口感风味相对自制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半成品菜是标准化生产,且调味都是提前完成,只要按照说明简单烹制即可完成,烹饪失败的概率较小。
3、预制菜为什么可以发展起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邻国日本的情况,日本将在在家烹饪称为内食,在外用餐称为外食,外卖和熟食称为中食(惣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中食(惣菜)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3,200亿日元规模的巨大产业。并且长期以来中食(惣菜)产业规模的成长要超过内食和外食。
2014年-2019年,日本中食(惣菜)产业规模,数据来源:日本惣菜行业协会,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