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走入另一个误区,总觉得吃了降糖药就能敞开吃了。超量饮食会引起餐后血糖急剧升高,餐后血糖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血糖控制,而且比空腹血糖更能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想要防范并发症,姚玲提醒,日常自我监测时还要监测血压、血脂、眼底、足部、肝肾功能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加速心血管、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目标是使血压降到80/130mmhg以下。一般来说,无高血压者,每3个月检查血压一次;合并高血压者,每周检查血压一次。
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是一剂良药。不过,运动方式不适合,可能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姚玲指出,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该先到医院进行咨询和检查,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可从10分钟逐步延长至30分钟,每星期运动3次至4次。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步行简便易行且有效,散步运动强度小,适合体质较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要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结束运动时也不要立即停止。
据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姚玲介绍,现在不少糖尿病患者家里都备了血糖仪等,用来监测血糖,但是使用的方式并不合理。一般患者往往只是一时兴起测一次血糖,这个血糖数值只能代表现在,需多测几个点连成线,才能了解血糖的起伏变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初期血糖不是很稳定,需要一天测5次至7次血糖。血糖稳定下来后,可以一天测1次血糖。
运动是一剂良药
进食要有节制但不能饿着
在运动的时间方面,晨练并不适合糖尿病人,因为早晨气温较低,而糖尿病人又多有心脑血管并发症,遇冷空气刺激或劳累很容易突然发病。此外,清晨如果空腹锻炼易诱发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最好在下午或傍晚锻炼,一般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药物作用的高峰时应避免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
[责任编辑:yfs001]
url:,id:0
糖尿病患者应该吃些什么食物好呢?简单地说,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最好不碰。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如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糖低的蔬菜,如西冬瓜、青菜、青椒、茄子。含钙的食物,缺钙会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黄豆、牛奶等。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芥菜、甘蓝等。(本报记者韩冷)
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适量运动,不能饿着!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觉得,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与长寿无缘了。广丰区的颜奶奶今年80岁了,10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及运动,颜奶奶依然能够生活自理。专家指出,糖尿病是一种“秋后算账”的疾病,关键是要在并发症发生前加强防治。只要做好自我管理,一样可以健康长寿。
姚玲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此外,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脏检查、一次眼底检查。尿白蛋白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查一次尿常规、尿白蛋白。
得了糖尿病,意味着患者不能再敞开肚皮吃了,但绝不意味着从此与美味绝缘。姚玲指出,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但过于严格反倒对病情恢复不利。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食总量要量化、营养搭配合理化、食物种类丰富化、烹调过程清淡化。要合理地吃,每餐都要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长时间过严的饮食控制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不足。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不当控制饮食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低血糖。而严重低血糖患者,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使心脏功能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