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存在区域分割的现象,区域分割是指厂商为了销售其产品,一般都会在每个省、区指定一家代理商或经销商直采,同时各地风土人情、经济水平、政策环境差异巨大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从而造成了我国区域彼此分割的流通障碍,使得大规模跨地区发展困难重重,但这同时也为区域内本土连锁超市提供了生存土壤。所以,尽管2000年开始台湾零售业连锁巨头“好又多”及世界500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相继进入福建市场,但本土商超企业仍然可以凭借差异化路线避开巨头锋芒,从中小型业态做起,提供更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本土化服务,从而形成区域龙头企业。到2004年,永辉农改超经营模式在福州取得成功,共有22家门店,经营面积超过10万平米,基本在福建站稳脚跟。
二、2005-2010:夯实内功,“生鲜基因”筑高壁垒,成功上市主板
这一阶段受益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红利,超市行业整体继续高速发展,2005年至20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超过10%。永辉在这一阶段最令人称道、最凸显战略眼光的是:没有在行业高速发展期高枕无忧地分食行业红利,而是精心锤炼企业核心能力,不断改进商业模式,为长期竞争和做大做强构建坚固壁垒。
在今天看来,永辉的杀手锏是生鲜,但那只是结果,而非原因,真正让永辉依靠生鲜突出重围的是在这一阶段打造的生鲜经营的内部机制。“农改超”模式并不稀奇,政府在全国推广并大力扶持,但成功者寥寥无几,超市扩大生鲜产品经营也不稀奇,物美、家乐福都努力尝试,但始终也没有把生鲜内化为一项核心优势。生鲜是永辉的基因和文化,从诞生到壮大渗透到永辉经营的各个细节,这也是模仿者始终无法超越的原因。所以,我们想重新回顾永辉生鲜基因成型的最重要时期,尽管永辉在这一阶段创立的一些模式已不为现在所用,比如买手文化和一些软件系统,但无论之后永辉的业务如何变化,生鲜内核始终不变,透过这段历史可以从细节处了解永辉的在超市业的辛勤耕作。概括起来,永辉的生鲜基因至少包含以下七个方面。
(一)生鲜领先战略,生鲜、食品用品、服装“三位一体”
永辉主打生鲜,永辉超市结合了农贸市场和现代超市优点,具备三大特色。第一,扩大生鲜区营业面积,包含粮食、蔬菜、水果、肉禽、水产等3,000多种主要农产品,并对陈列台、灯光照明、称量、保鲜设施、服务技术等改造升级,营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生鲜及加工商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50%;第二,直采模式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农产品价格低廉,部分生鲜产品价格甚至比农贸市场更有优势;第三,门店选址主要集中在与传统农贸市场位置相似、贴近居民生活社区的场址,既方便购物又比农贸市场营业时间更长。
生鲜是高频次购买的日常消费品,具有高聚客能力。永辉依靠物美价廉的生鲜汇聚客流量,从而带动食品日用品和服装的销量,形成“生鲜+食品用品+服装”三位一体的模式,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永辉要培养生鲜核心竞争力,就决定其必须从采购(乃至生产)到运输到销售全程管控,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永辉的盈利模式、采购模式、配送模式、管理模式等,以最大程度保证生鲜产品新鲜、低价和低损耗。
(二)盈利模式:自营为主,不依赖渠道费用
行业发展早期,很多超市生鲜产品以联营和物业出租为盈利模式,业主根据销售额给予超市一定的毛利率回扣或出租场地收取租金,这两种模式的优点是收益稳定,无需承担经营风险,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超市企业对经营商户的商品陈列、价格、质量等均没有实质的控制权,不参与实际采购及店内运营,不利于统一管理和积累运营经验,也不利于超市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永辉坚持以自营为主的盈利模式,自行采购及销售生鲜产品,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生鲜操作技巧和经验,但自营模式也加大了永辉在资金、买手人才、管理经验、打破分销体系等方面的困难,对永辉而言,是压力也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动力。从长远来看,永辉的盈利模式卓有远见,因为合理的盈利模式应当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自营为主、赚取进销差价才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长久之道。
除自营模式外,其他盈利模式还包括物业出租和促销服务费,但占比很小,2009年物业出租和促销服务费等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2.95%,充分体现了永辉提升内在经营能力、避免依赖通道费用的决心。与永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行业上市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远高于永辉,人人乐2009年其他业务收入占比高达10.95%,其他业务毛利率高达99%。
(三)采购方式:直接采购为主,全国统采+区域直采
永辉除生鲜外还经营食品用品和服装,三个品类都有特定的采购模式,在此重点介绍生鲜商品的采购模式。生鲜商品的采购模式是全国性统采和区域直采,包含四种采购渠道:基地采购、当地采购、远程采购和批发市场采购。永辉生鲜事业部是专业负责生鲜采购的主体,下设管理部、采购部、食品加工部和研发中心等四大部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主要通过分析比较全国各不同农产品产区的生鲜商品的特点及各销售渠道的商品质量和价格情况,确定具体的采购渠道和品种,然后将分析结果传达给采购部和管理部,由采购部根据研发中心的结果进行相关采购工作,此外研发中心还负责生鲜商品销售模式的开发,如一品多样化销售,即一种生鲜单品的不同销售策略。研发中心的员工均是经验丰富的生鲜买手,掌握全国各地区的生鲜产品的价格、生长周期、产品质量等,充分了解哪个季节在全国哪个产区生产的哪类生鲜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更符合公司的采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