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健康饮食 > » 正文

多吃脂肪能降低死亡率?没那么简单

浏览: 来源:
星海招生办 吉安永丰县 江西省人大代表名单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 深圳yy房产网 淘娱淘乐电影 我爱微摄官网

首先,这项研究虽然人数多达13.5万,涉及5个大洲18个国家,看起来很宏大,但对于讨论食谱对于健康的影响,未必是一项好的研究。

这项研究涉及到5个州18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也就意味着人种、气候、环境、医疗条件、社会文化习惯等等对健康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几乎不可能被排除。比如说,这项研究发现水果对于健康的影响,效果要比蔬菜好。这跟其他的研究和理论分析相左(水果中的微量营养成分蔬菜中往往更丰富,水果中往往有大量的糖),导致这一结果更可能的原因在于:吃水果多的人群,往往是经济状况更好的人群,因而医疗等其他条件也更好;而吃蔬菜多的,可能很多是贫困地区的低收入人群,其他方面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差。

以前,“健康饮食”的理念比较统一,不管是WHO还是中国或者美国的膳食指南,都是建议控制脂肪,多吃蔬菜。营养师门讨论“健康饮食”,往往也是以“控制糖”为重要标准。而现在,《柳叶刀》这种顶级医学杂志说“多吃脂肪能降低死亡率”,不禁让人风中凌乱。今后的饭,该怎么吃呢?

这个结果无疑让食品行业和“吃货”们很高兴:今后不用控制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了?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再一次强调:“最新研究”并不意味着“最后结论”。对于“健康食谱”,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和可能,但还远远不是“结论”。

蛋白质是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按照每公斤1.2克蛋白质的标准,每天的摄入量约为60~90克。这些蛋白质,可以来源于肉、蛋、奶、豆等。

《柳叶刀》杂志的评论:关键问题并未解决

11.jpg

s_EEqU4ZkISIN

今后应该怎么吃

其次,在这项研究的结果中,脂肪对于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差异的结果都是与超出了饮食推荐范围的人群来比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脂肪供能比为20%~30%,这项研究发现符合这一要求的人群死亡率要比另外两组脂肪摄入少的人群低,然而,后两组人群的脂肪供能比中位数分别为8.7%和14.5%,算是营养不良了。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参考文献

除了脂肪和蛋白质,剩下的热量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了。中国的膳食指南建议是碳水化合物占能比为55%~65%,差不多也就是除去蛋白质和脂肪剩下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同是碳水化合物,糖、精制淀粉、粗粮和膳食纤维对于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糖和精制淀粉应该尽量控制,而让蔬菜、水果和粗粮去占据碳水化合物的份额,才是健康的选择。

[编辑:西红柿炒番茄]

而另一篇论文[2]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这项研究到底说了什么?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3]。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