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孕育生命那一刻,她成为母亲。母亲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如今,母亲老了,垂下白发,不再为了家犹如“百病不侵”……你了解母亲的健康状况吗?5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我们特别邀请
从孕育生命那一刻,她成为母亲。母亲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如今,母亲老了,垂下白发,不再为了家犹如“百病不侵”……你了解母亲的健康状况吗?5月13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多位妇产科专家,就女性的不同年龄段会遇到哪些健康“杀手”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江门日报记者李银换
年轻妈妈
如何为平安生产保驾护航?
25—35岁是女性一生中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都比较好的黄金期,适合孕育新的生命。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有生育需求的不仅是生育黄金期的女性,也有不少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都说生孩子像闯鬼门关一样,因此准妈妈的孕期保健尤为重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主任何丽平介绍,如今,高龄孕产妇增多,导致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增多,应预防妊娠期疾病,为平安生产保驾护航。
预防重点1:妊娠期高血压
何丽平介绍,妊娠期高血压包括两类:一类是怀孕前就有高血压病史,属于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另一类则是原本没有高血压,在妊娠期患高血压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遗传、家族史、孕妇本身的疾病状况和妊娠期环境因素等。”
每个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缓急不同,可呈现进展性变化并可迅速恶化,可能会对孕妇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血液系统、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损害;还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因此积极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头胎时发生过妊娠期高血压,二孩时再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一倍以上;有10%可能会发展呈长期高血压。
何丽平告诉记者,她曾接诊过一个病例,怀孕26周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诱发脑出血,最终只能终止妊娠。她提醒,各位准妈妈,一定要定期产检,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需积极配合产科医生的规范治疗。在预防方面,应尽量不要吃得太咸、太油腻,适当补钙,并治疗原发病等。
预防重点2: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超重/肥胖、孕期体重超重、不良饮食习惯均是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的高危因素,而高龄妊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何丽平提醒,准妈妈可在怀孕24周时,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试验,从而判断自己的血糖指标是否正常。
何丽平表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本人及胎儿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孕妇可能出现肥胖、羊水过多、泌尿系统感染、流产率高等,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产后患糖尿病的几率比常人高5—7倍;对于胎儿来说,长期在血糖代谢紊乱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胎儿畸形、巨大儿等,而巨大胎可能导致分娩困难,增加难产、手术产、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的几率,也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准妈妈务必积极做好妊娠期体检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科学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药物控制,被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四驾马车’。”何丽平提醒,要控制怀孕期间的血糖,从入口的食物着手,做好饮食管理,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每日总能量1800—2200kcal,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大至比例分别为60%、30%、10%。
中年妈妈
如何顺利度过更年期?
女性步入中年后,上有老人的健康要管理,下有孩子要教育,事业又可能处于上升期,中年压力逐步显现。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主任助理、主任医师黄琳提醒,此时女性正值更年期,身心正处于一个明显的变化期,需要自我调节,同时家人也应给予支持。
预防重点1: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是妇女的生殖功能从旺盛逐渐走向衰退的时期,是每一位女性人生中的必经阶段,是生命周期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
黄琳表示,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月经紊乱是最常见症状,这取决于卵巢功能状态的波动性变化。此外,还可出现潮红、潮热、出汗、头晕、耳鸣、头痛、心慌、血压升高、抑郁、疲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失眠、烦躁、尿频、尿急、尿痛、张力性尿失禁、性欲下降及反复阴道感染等。
如何顺利度过更年期?对此,黄琳建议,预防更年期综合征,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起居生活要有规律性,保证每天8个小时睡眠时间;加强身体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减轻更年期的症状。
二、饮食调理。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结构方面的改变,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辣椒、胡椒等;吸烟者应当戒烟。
三、学会认同自我和尝试宣泄。中年妈妈要明白更年期是人生必经阶段,从心理角度要接受,并适当调整,以平常心去看待更年期所遇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不要过度紧张,减轻压力,松弛有度。一旦出现更年期症状,尽早进行自我疏导,及时做好心理调整,缓解心理症状,建议多跟他人沟通与交流,避免不良的情绪郁积,加强自身修养,平安愉快地走过这一人生阶段。
此外,还建议中年妈妈每年进行健康查体1次,如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超声、盆底肌力检查、盆底三维超声、乳腺超声、血生化、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骨密度、心电图等。如果存在附件占位,可以查肿瘤标志物,还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遵照个体化原则,科学而恰当地补充激素。
预防重点2:骨质疏松
“妇女绝经后,随着雌激素分泌的减少,骨丢失增加,成骨细胞功能减弱,骨质吸收加速,出现骨质疏松。”黄琳解释道,其中,以支持重力的脊柱、髋骨、四肢骨最为明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更年期女性约25%患有骨质疏松,50岁以后发生髋关节、脊椎、四肢关节等部位的骨折比例接近40%,特别是脊椎和髋关节的骨折常会导致瘫痪,引发残疾。一旦发生骨折,表明骨质疏松已较严重,且丢失的骨质很难再恢复。
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方面,更年期骨质疏松的女性应当多喝些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多吃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同时,还应控制肉类和盐的摄入量,因为过量的蛋白质和盐会加速钙的流失。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也有益于骨骼健康。
重视检查。女性人到中年尤其是绝经后,有必要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骼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及时发现骨量减少的情况,尽早开始干预,别等骨折了才想起关注骨质问题。
老年妈妈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老年人各脏器机能开始衰减,很多疾病就会乘虚而入。老年人在健康管理方面应当树立“治未病”的思想观念,要以预防疾病为主。
预防重点1:慢性病
随着女性卵巢的完全萎缩,雌激素降到了低点,此时肿瘤、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很容易“登门拜访”,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