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矾油条不等于无铝油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含铝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又名钾明矾、铵明矾)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但要求铝的残留量≤100 mg/kg(干样品,以铝计)。
国内外对含铝食品添加剂有充分的研究,并对其使用范围、使用量及残留量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只要食品中铝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此事件中共抽检26个样品,只有一个样品铝残留量超标9倍。这些样品中铝残留的可能来源,除了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来源于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铝。
8
热点
喝王老吉“可延寿10%”?
2017年12月6日,在《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上,王老吉凉茶的品牌持有方——广药集团负责人宣布: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这一言论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当天广药集团发文回应表示,这一结论是通过对576只大鼠样本为期两年的安全性实验中得出的。实验发现,王老吉凉茶实验组的大鼠存活率优于对照组,显示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可延长动物寿命。
解读专家:孙宝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事件中所提到研究项目是通过大鼠实验进行观测,而由于大鼠与人属于不同物种,在大鼠试验中取得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人体。而且该试验的性质和目的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而不是功能评价。事实上,试验的研究课题组并没有得出“喝王老吉可以延寿10%”的结论,这结论更不是国家“863”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此事件纯系商业炒作。
9
热点
网络餐饮监管加强
2017年12月底,为了进一步要求国内各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能够明确责任,落实好即将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点评等国内主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该《办法》对“入网商家要有实体店、线上线下需同质”等一系列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均有明确规定。
解读专家:冯恩援(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平台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可以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抽检监测、明厨亮灶、配送箱清洁消毒标准、冷热双温箱、包装封签、推荐安心环保餐盒等措施,将推动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0
热点
冷饭热炒典型的挂面可燃谣言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挂面可燃的报道时有发生,并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转发。能够被点燃的食品还能不能正常食用?
解读专家:沈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挂面本身就是可燃物,具备燃烧的条件时就会燃烧。有人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这属于以讹传讹,是低端、可笑的食品安全谣言。
年度网络十大食品谣言
1.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
真相:紫菜、塑料袋成分组成差异大,通过浸水、燃烧即可区分。
2.榴莲和牛奶一起吃会咖啡因中毒?
真相:牛奶和榴莲都不含咖啡因,两者混吃会中毒的说法明显是无中生有。
3.有人利用塑料制造假大米?
真相:视频中的塑料大米其实是正在加工的再生塑料颗粒,其价格可比普通大米贵得多。
4.无酱油代码的酱油致癌?
真相:所谓代码实际为酿造酱油的国家推荐标准,而企业也可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
5.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真相:肉松是动物蛋白质,棉花是植物纤维,两者外形相似,但质地、色泽、口感差异大,造假没可能。
6.肉、蛋、奶是现代老年病的根源?
真相:肉蛋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来源,吃素也存在健康风险,合理膳食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
7.疯传的“染色葱”真的可能致命?
真相:蓝色物质实际为一种含铜的杀菌剂,属于水溶性,可通过水洗去除。
8.“辟谷断食”真的有抗衰老抗肿瘤的功效吗?
真相:轻断食和辟谷不能等同于自噬,也没有证据表明断食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
9.低钠盐就是送命盐?
真相:低钠盐有助于控制钠盐摄入,是安全的。但肾功能不全者排钾能力差,需慎食用。
10.空心菜是毒中之王?
真相:农药和重金属多少与生长种植环境有关,按照国家标准规范生产的空心菜可放心食用。(记者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