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估值特性方面,外资更青睐低估值股票。QFII与陆股通均偏好低市盈率股票,所持低估值股票的比重明显低于A股市场整体分布水平。低估值股票往往具备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长期投资价值。具体来看,QFII重仓股与陆股通持股标的中PE(TTM)在30倍及以下的股票占比分别为68%、64%,而市场分布占比为51%。
(3)业绩:选择高盈利
在业绩特征方面,QFII相较于陆股通更加注重企业盈利。QFII重仓股中ROE(TTM)在10%-20%区间的股票比例为40.4%,ROE(TTM)超过20%的股票比例为18.4%,均明显高于市场27.9%、6.5%的水平。而陆股通所持股业绩表现分布与A股市场整体偏差不太大,ROE(TTM)在10%-20%区间的股票比例为31.5%,略高于市场水平。总体来看,外资投资更注重业绩基本面情况,倾向于选择高盈利的公司。
(4)分红:看重高股息
在股息率特征方面,外资倾向高股息率股票。股息回报在股票长期投资回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派发稳定现金股利的企业通常有稳定的经营现金流支撑,因此更容易受长线资金青睐。具体来看,QFII重仓股与陆股通所持股票中,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1%的股票比重分别为55%、45%,而市场分布水平仅为37%;且相比之下,QFII持股的股息率水平较陆股通持股更高。
因此,总体来看,境外资金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长线资金,投资风格偏稳健,偏好高市值、低估值、优业绩、高股息的股票标的,反映了外资重视流动性、安全性和基本面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3、精选龙头,兼顾价值与成长
从总体分布情况来看,外资持股具有明显的价值蓝筹股特征。但是,我们也发现其中不乏一些市值并不大的股票。因此,在综合考虑持股比例、前8个月外资净买入等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筛选出外资持股比例较高、持续逆市加仓的代表性股票,从中分析这些被外资青睐的股票有何特征。
(1)金融地产资源品类:以大为美,稳握蓝筹
在金融地产以及资源品等传统行业中,集中了大量的蓝筹权重股,并且外资在这些行业重点持仓的股票基本集中在大盘蓝筹中。具体来看,外资重仓持有的股票均属于这些行业中市值较大、估值合理、盈利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股票。但是由于这些股票股本规模较大,外资持股市值虽然很高,但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并不高,尤其像工行、中石化这些股票的持股比例不足1%。需要说明的是,方正证券在同行业中规模并不算大,外资持股比例在8月末已经达到16%,不过主要是在2017年底前完成持仓的,2018年前8个月仅增持1.4%。
另外,受益于行业去产能,资源品类行业的龙头优势更加明显,外资基本只关注各一级行业龙头。以建筑材料行业的海螺水泥为例,外资持股比例达到7%,如果加上二季度末QFII持有的1.3%(假设不变),则外资合计持股已经达到8.3%。并且今年前8个月,外资大比例增持海螺水泥4.4%。海螺水泥是行业内市值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其市值规模占据行业总市值的32%;其盈利能力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作为行业龙头,盈利优势凸显;同时估值并不高,在同市值规模的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概括来说,金融地产及资源品类等传统行业的格局已经相对稳定,盈利向头部集中、强者恒强的发展方向比较明显,外资在这些行业重仓投资的A股股票主要为一级行业龙头,市值大、估值低、盈利高,并且这些股票属于A股的权重股,外资会长期持有并适时调仓。
(2)消费服务类行业:白马集中
消费服务类行业中,外资在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重仓持有的股票基本囊括了行业内大部分白马股,但行业内部的偏好有所分化。
家用电器
首先,外资重点持仓的家电股中,覆盖了行业的三大白电巨头以及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在今年逆市加仓的主要是美的集团和三花智控。青岛海尔和格力电器的外资持股比例也比较高,但今年连续下跌的背景下,外资并未继续放量买入。就格力电器而言,持股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与公司在2017年报中未分红有关。
具体来看,美的集团是家电行业市值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其十大股东中包括了证金、汇金等国内重要机构以及高瓴资本、加拿大年金等境外投资机构。之所以受到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主要看好其作为白电巨头的长期发展优势,以及公司在“产品领先”战略导向下进行研发和创新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业绩可观,分红稳定。
相比之下,三花智控在家电行业中虽不算是行业巨头,但却是制冷零配件龙头,在对应的专业化领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且在新能源领域成长空间广阔。外资对三花智控的持续关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公司的股权结构稳定:三花智控的第二大股东“浙江三花绿能实业集团”是三花控股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意味着三花控股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三花智控约59.7%的股权,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张氏家族。因此,如果剔除集团持股及管理层持股,则外资持股占比达20.6%。(2)公司在制冷零配件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营业收入增长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3)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领域,在新能源产业高速成长的趋势下,公司未来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食品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