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亦农为宾夕法尼亚州的农业生产者和美国农业部的官员介绍蘑菇研究项目时,他用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短语——非转基因遗传修饰,来描述他的实验本质。这个经过仔细斟酌的新提法,是为了将CRISPR这类高精度的基因编辑技术,与早前将外源DNA转入植物的农业生物技术区分开来。杨亦农和许多人都认为,微妙的措辞对于避免陷入GMO那样的争论至关重要。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GEO”(gene-edited organism)这样的缩写来替代“GMO”或“GM”。
生物技术食品的批评者大多认为,任何形式的基因修饰都应该属于GM,它们都有可能造成意外的突变,对人类健康或环境构成威胁。像沃伊塔斯和杨亦农这样的科学家则认为,所有形式的植物育种(可追溯到3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培育的小麦)都涉及基因修饰,而且传统的育种技术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并非是无害的。就像杨亦农所说的,它会造成“巨大”的遗传破坏性。
初步迹象显示,基因编辑(包括CRISPR技术)可能较快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到目前为止,至少美国的监管机构对某些基因编辑作物与转基因GMO作物是区别对待的。当Calyxt公司首次向美国农业部询问,是否需要对基因编辑的马铃薯进行监管审查时,美国联邦官员花了一年时间审查,终于在2014年8月决定,基因编辑作物不需要特别考量;去年夏天,当该公司再次向美国农业部呈报他们的基因编辑大豆时,审查官员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类似的决定。对于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这说明美国当局认为,这些基因编辑的新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对于基因修饰技术的批评者来说,这意味着生物技术公司在钻监管体系的空子。杨亦农的蘑菇也许是向美国农业部呈报的第一种CRISPR食品。
像CRISPR这样的新技术,促使一些政府开始重新审视GMO的定义。去年11月,瑞典的农业委员会裁定:某些用CRISPR技术诱发的植物突变,不符合欧盟对于GMO的定义;阿根廷政府也同样决定一些基因编辑作物不属于GMO的管制范围。欧盟一直以来都对转基因作物有相当严格的管制,随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目前它正在重新审核相关政策,但相关立法还没有这么快。
虽然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中间立场,但沃伊塔斯和其他人还是提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妥协方案:通过基因编辑导致的基因突变或基因敲除,应该被看作类似传统育种方式(例如用于诱发突变的X射线)所导致的突变;而利用基因编辑引入新的DNA,则应该接受相应的监管审查。
公众反应尚难预测
消费者会同意那些科学家的乐观观点吗?还是会认为CRISPR作物不过是另一种转基因食品?由于CRISPR技术现在才刚开始应用于粮食作物,这些问题还没有在大众中激起波澜,但它很快就会引起公众的关注。
虽然CRISPR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更精确,但也并非万无一失。有时,这个精确的剪切工具也会对非目标区域进行剪切,存在“脱靶”的可能,这引起了一些人对该技术安全性的担忧。珍妮弗·库兹马(Jennifer Kuzma)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政策分析师,她从GMO农业起步初期就开始关注与此相关的科学进展与政策变化。她谈道:“精确性是这项技术的优点,但那并不意味着会降低相关的风险。脱靶剪切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危害。”
库兹马预测,那些一直反对基因修饰技术的人,仍不会轻易接受CRISPR食品。她说:“抵制第一代GMO的公众,不可能仅仅因为我们只改变了少量的DNA,就接受第二代基因改造技术。他们还是会把CRISPR食品跟以前的GMO归为一类。”库兹马更关心的是,在越来越多基因编辑食品即将涌入市场的新时代,如何更新整个监管结构,以及在审查阶段吸纳更多的意见。
杨亦农的蘑菇命运又将如何?在他的讲座结束时,种植蘑菇的种植者们除了礼节性的鼓掌之外,对于这个新技术并没有明显的反应和表态。杨亦农也明白这一点,他告诉种植者们:“这种蘑菇能否商业化种植,完全取决于你们。”抗褐变的蘑菇目前还暂时是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如果种植者不确信抗褐变蘑菇的价值,或是害怕消费者会抗拒,那么这些经过基因编辑、具有优良性状的蘑菇可能永无面世之日。对于在黑暗中生长的蘑菇,不见天日通常不是件坏事,但对于这项变革性的新技术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兆头。
稿件来源:《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撰文:斯蒂芬·S·霍尔(Stephen S. Hall)
翻译:赵瑾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近日,精准医疗政策利好频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一则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2016年度项目安排进行公示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度拟进入审核环节的“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项目信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通过“互联网 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 国海证券表示,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取得了技术突破和政策放宽,...
2016-06-29 07:2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