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健康饮食 > » 正文

从“食不果腹”到“吃出健康”(2)

浏览: 来源:
18cm黑粗硬图片 女人被男人叉叉动态图 祝甸吧 明星动态 木村佳香 yy啪啪啪视频 优优人艺体术图片 灯火阑珊网络电视 让爱化作珍珠雨吻戏

  1979年1月,中美正式恢复邦交,首批瓶装可口可乐由香港发到北京,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1980年9月30日,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1984 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1993年,粮票作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的饮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粮食、油盐酱醋糖,各类副食品,猪肉、牛肉、鸡鸭鱼,应有尽有,多得不计其数。农家乐、饭店、酒馆,举目皆是,餐饮行业一片繁荣。曾经影响几代人的“粮票”逐渐被遗忘,正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临近新世纪的时候,随着收入的增加,家里餐桌上的饭菜品种也更加丰富,吃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平日四菜一汤是家常便饭。星期天,全家老小团聚,八菜一汤也很常见。节庆之日,饭菜则更加丰盛。”董淑惠表示,后来日子越来越好,平常的饮食都能抵上原来过年过节了。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涨,鲍鱼、海参、甲鱼、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餐、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驻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吃遍世界。

  当人们度过了饥荒期,进入食物丰盛期时,很难有人能把控住自己的胃口。面对日益丰满的钱包和丰富食物的诱惑,人们吃东西渐渐偏离了生存的必需的主题,并不是因为生理上有多么饥饿,而是把吃东西当成了一种享受。

  “有时候,明明吃过晚饭了。我还会让女儿下班回家给我带个汉堡,买对鸡翅什么的。其实,就是想吃。”说到这里,董淑惠挥了挥手,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吃得健康,讲究科学营养搭配



  在人们摆脱了饥饿之后,对吃的狂热也引发了可怕的后遗症。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历经40年的健康调查显示,中国的肥胖人口居世界首位,有4320万名肥胖男性和4640万名肥胖女性,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在传统的观念中,体形发胖是“富态”的象征,但实际上,不断加宽的腰围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肥胖成了多种疾病的诱因。

  当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意识到病从口入的时候,他们开始“管住嘴,迈开腿”,开始注重健康、养生。餐桌上也出现了从“大鱼大肉”到“轻食主义”的逆转。

  顾晓燕,1990年出生。小时候,家里虽不十分富裕,但她想吃什么,家里人基本都可以满足。千禧年前后,她家附近开了一家洋快餐店,在当时的小朋友圈里很火。一到周末,对顾晓燕疼爱有加的外公总会领她去光顾,汉堡包、薯条、热狗等高热量的食物吃起来的确爽口,但她的体重也随之上升,虽然只有六年级,但顾晓燕的体重一度达到了108斤。

  小姑娘圆润起来,和周围的同学显得与众不同。她回家跟父母哭了一鼻子,爸妈给她宽心,随即给她制定了健康的饮食计划。从那一天起,一天三顿饭都在家里吃。早餐喝粥或牛奶,就着馒头小菜和一个鸡蛋;中午回家,有妈妈做好的家常便饭;晚上,一直坚持健康饮食的妈妈会为她量身制作属于孩子的晚餐。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十几年,她也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与一般的女孩不同,很早树立了健康饮食理念的她,毕业后一直吃得很健康。在她的饮食表里,每周可以放肆地吃一天,但也仅限于非油炸、非烧烤类的食品。加上合理的运动,身材很健美。

  工作后,顾晓燕更专注于吃轻食,从热量计算到营养搭配,几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一个业余专家。每到夏天,她的午饭基本以半碗糙米饭为主,一块烤鸡胸肉,一大盘蔬菜足以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糙米热量低,鸡胸肉属于高蛋白食品,蔬菜沙拉一般用胡萝卜、黄瓜、西兰花、苦苣、圆白菜、生菜、豌豆、玉米粒和蔓越莓、杏仁、腰果等食材,也有时下流行的牛油果、紫薯、紫甘蓝,品种丰富,可以自由搭配。”顾晓燕介绍道,通常一份蔬菜沙拉的热量会根据自身需要控制在100—300大卡之间,这种凉拌的烹调方式营养损失最小,非常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人。

  顾晓燕告诉记者,他表弟1米8的小伙子,体重一度达到200斤,而他的父母因为常年吃荤,“三高”、脂肪肝等富贵病也逐渐缠身。

  “后来弟媳考虑到一家人的身体健康,及时改善餐桌上的食物。除了早上喝粥的习惯外,午餐和晚餐常常做一些粗粮主食,多做一些蔬菜,吃荤菜的频率减少到一周两次。除了逢年过节时的大餐,减少外出就餐,哪怕出去吃也尽量找粗粮馆子,火锅涮清淡的吃。”顾晓燕表示。

  顾家的餐桌变化并非个例。

  进入21世纪,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鸡鸭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吃面食要吃粗粮,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了鲜货上,而不是价格的高低。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防衰老,什么食品能保持酸碱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也在21世纪初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谓“吃好”,除了品种多味道好,科学健康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人们讲究绿色饮食,吃的种类多样,吃得均衡。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以前像红薯、玉米都是条件不好的人才吃的,像现在么,讲究养生,追求健康,要粗精粮搭配。”董淑惠说,粗粮和精粮实际上就是生活质量的差别,饮食的变迁见证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见证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的我们还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红利。40年前买啥都要凭票,还限量供应;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扫个码,天南地北、国内国外的各种美食就送到了家。”

  如今,许多商家都把粗粮店、轻食店开在商业繁华街头,超市有机食品受人青睐,购买食物时,仔细阅读食物成分也成了更多人的习惯,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抵御食物的诱惑,也开始意识到,吃一顿饭不再以填饱肚子为主要目的,而是开始讲究营养,吃更少的食物,以保证更健康的生活。

  正如“轻断食”的发起人麦克乐·莫斯利所说:“不论在任何日子吃了什么,最重要的是好好品味,慢慢吃。”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