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曾做题为“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演讲,介绍了中国目前包含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ITO靶材、光刻胶等在内的35项卡脖子技术,我们对其中部分领域做了一些梳理,以期投资者在相关方向布局有所启发。
核心观点
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17年安卓市占85.9%/IOS14%。PC操作系统同样是寡头垄断(2017年Windows市占率达91.41%)。国内中标软件旗下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申威版、龙芯版等自主可控产品已非常成熟。相关上市公司:等。
锂电池隔膜:目前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隔膜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干法完全进口替代,湿法正处于进口替代前期。17年我国湿法隔膜前三/五企业出货量占比达71%/87%;干法隔膜前三/五占比为42%/55%。相关上市公司:、、、、等。
环氧树脂:前三为陶氏、南亚塑胶和迈图特种化学,合计占37%。我国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严重依赖进口。相关上市公司:、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两种DBMS是甲骨文公司旗下的Oracle和MySQL,中国数据库厂商大多基于开源数据库引擎开发或基于成熟数据库源码进行自主研发。总体看,国产数据库产品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相关上市公司:等。
光刻机:拥有光刻技术的只有美国ultratech、荷兰ASML、日本Nikon和cannon。由于西方瓦森纳协议限制,中国只能买到ASML中低产品。国产只能够提供90纳米的光刻技术。光刻机工件台是光刻机技术的难点之一,我国在该领域有很大的突破。
芯片:国内芯片制造工艺仍然落后国际同行两代。在装备与材料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差距较大。而封测领域,等。
目 录
01
操作系统
1、 PC操作系统及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
操作系统主要分为PC操作系统和移动操作系统两个方面。移动操作系统方面主要由谷歌、苹果等少数几家巨头占领。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主要为美国的微软Windows和黑莓。2013年韩国三星曾尝试推出Tizen系统打破垄断,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目前三星手机仍然搭载的是安卓系统。手机操作系统难以打破垄断,主要在于软件厂商只会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开发版本,其他小众的操作系统难以获得软件厂商的开发投入。
PC操作系统市场同样是以微软、苹果等美国公司为主的寡头垄断市场。自从1985年微软发布第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1.0,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直占据PC操作系统市场龙头位置长达三十余年,2017年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1.41%。其他PC操作系统包括Linux、Unix、ChromeOS等市场份额较小。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源代码可以自由传播,当前主要用于服务器,2017年市占率为2.27%;Unix操作系统大多是在多处理器架构下运行,常用于学校的工作站。国产操作系统深度、普华、中标麒麟、红旗等都是在Linux的基础上二次开发出来的操作系统。
2、 国内外对比:手机操作系统没有独立自主的产品,PC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政务
与国外相比,操作系统的技术开发并不是难点,也不是制约国内操作系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所以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操作系统缺乏优质应用程序搭载的生态环境。
手机操作系统长期被安卓和ios系统垄断,其他的手机操作系统逐渐被淘汰,微软已经正式宣布Windows phone系统正式退出,三星的Tizen系统变成了电视系统。Android和iOS的优势在于其良好的软件生态,可以让开发者创造优质的应用,并且用户愿意买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开发者愿意继续开发。目前,中国已经开发了多个自主手机操作系统,如阿里的yunos、元心智能系统等。但是由于产业链和生态链尚未成熟,所以还没有没有发布。中国在手机操作系统的人才队伍积累、技术积累、专利积累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另外,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Android上层界面进行修改,如华为的EMUI、小米的miui,都是基于安卓系统在性能、体验方面进行改进,系统底层仍然是Android的内核,国内至今尚未开发出一个自主创新的操作系统内核。但是近十年来,中国手机企业在android系统上进行研究、改造,从文件管理、文件调用、到硬件的管理等最底层把android逐渐完善,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中国消费者对国产手机操作系统的青睐使得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缩小。华为的EMUI不但做到系统非常流畅,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大,以致谷歌愿意把修改后的能力购买回去。由此可见,在技术实力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具有完备的技术储备。
PC操作系统方面,国产的Linux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在窗口和视图方面向Windows看齐,符合用户习惯,并且在软件方面也包括了办公娱乐、影音视频、即时通讯、浏览器等常用应用。但是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仍然缺乏足够丰富的应用程序,加之我国传统国产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从而导致了传统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应用生态的最大痛点。目前传统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仍然主要依托政策扶持,商业化进程举步维艰。
3、国内相关公司
PC操作系统方面,中标软件旗下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申威版、龙芯版等自主可控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以可信安全操作系统技术为重点,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全面支持X86、ARM平台,以及龙芯、申威、兆芯、众志、华为等国产芯片,并实现了代码同源,用户体验一致。目前,中标麒麟自主可控产品和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国产化替代的需求。帮助我国政府、国防和企业客户构建安全、可靠、易用的信息化系统体系。
北京技德终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操作系统国产化的研究,核心产品技德跨平台操作系统(Jide OS)基于Linux内核,实现了Linux应用软件与移动应用生态全面兼容,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使用各种计算机智能终端,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技德终端解决了困扰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应用生态的问题,参与了操作系统国产化替换、国家信息中心的电子政务本的规范编制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文件电子阅读器示范工程等重要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家等保三级,信息安全产品以及涉密资质的认证等相关工作。目前,在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上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