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种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族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烟食品及有些加色食品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食物合理储藏可以保持新鲜,避免受到污染。高温加热能杀灭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延长保存时间:冷藏温度常为4℃-8℃,只适于短期贮藏:而冻藏温度低达-12℃23℃,可保持食物新鲜,适于长期贮藏,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食物加工环境和用具的洁净,避免食物烹调时的交叉污染食物腌制要注意加足食盐,避免高温环境
而老年人的饮食需要格外的注意: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粗粮含丰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宣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其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使其得到丰富的食物,保证其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充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变,可能使老年人摄取的食物量减少而导致营养不良。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活动减少,并因牙齿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可能致食欲减退,能量摄入降低,必需营养素摄入减少,而造成营养不良60岁以上老年人低体重、贫血患病半也远高于中年人群
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适当多做户外活动,在增加身体活动量、维持健康体重的同时,还可接受充足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避免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1.忽视主食
主食的量:占总能量的50%-65%主食吃够量,是获得良好营养状况的前提和保证。主食应该粗细搭配,粗杂粮(全谷类和杂豆)占1/3,细粮(精白米面)占2/3。
2.蔬菜水果吃得少
因咀嚼不便导致部分老年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蔬果富育维生素、膳食纤维,对于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的需要,保持人体肠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深色为主,咀嚼不便,可切碎或制泥。
3.很少吃动物性食物
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降低的老年人,肉食越来越少,殊不知,动物肉中含有消化吸收率高的优质蛋白以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对维持老年人肌肉合成十分重要。
身体基本健康的老人,每天:鱼、虾、禽肉、猪牛羊肉2-3两;鸡蛋1个;牛奶300克
4.胆固醇偏高,不能吃蛋黄
人体胆固醇高的很大原因是自身代谢的问题,食物对于高胆固醇的影响大约只占到10%。
蛋黄中除了胆固醇,还含有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的卵磷脂能降低罹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所以即使胆固醇偏高,每周也可以吃3-4个全蛋,没有必要完全扔掉蛋黄。
5.不吃奶类
奶中的乳清蛋白对促进肌肉合成、预防肌肉衰减很有益处。
奶类不仅钙含量高,而且钙磷比例合适,还含有VD乳糖、氨基酸等促进钙吸女的因的主要来源。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优质钙。
保证每天摄入300g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乳糖不时症患者推荐改喝酸奶,或者舒化奶。
6.不吃畜肉
相比鱼虾和禽肉,畜肉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特别是肥肉过量食用,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畜肉瘦肉中含有很多铁元素,为易吸收利用的血红素铁,还有许多维生素和日物质,适量食用,预防贫血,有益健康。
推荐摄入畜瘦肉摄入量为:每周150-200克
7.喝汤弃肉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肉汤里面的营养价值很低,不足肉本身的1/10。喝汤弃肉是对食物和营养的极大浪费。
乳白色的浓汤是脂肪乳化的结果,并不表示汤中营养丰富,经过炖煮,汤里只有一些氨基酸、小肽和钾元素,以及少量蛋白质,内类所含的绝大多数营养物质,钙、铁和90%以上的蛋白质等还保留在肉块中。
长期大量喝浓肉汤还会有风险,因为肉汤中嘌吟含量高,可能引起体内尿酸偏高,进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8.重口味的烹饪习惯
老年人大多经历过苦日子,味觉退化导致菜咸,口味重。
建议使用盐勺,对放了多少盐心中有数。在烹饪中逐渐减少用盐量,培养清淡口味,逐渐达到每天6克的标准。
同时可以尝试一些减盐增味的烹饪方法,比如加醋烹饪、出锅放盐、拌蘸酱吃等。
9.植物油多吃点不要紧
植物油也是脂肪,适量食用有益健康。但过量食用,多余的植物油也会转化为身体脂肪,产生各种疾病。
每天的烹调油应控制在25~30克,选择蒸、煮、炖、焖、拌等少油的烹调方式。
10.喝水少
水是生命之源,身体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高医师建议老年人主动饮水。饮水量不低于1200ml,以1500-1700ml为宜。
正确的饮水方法:少量多次,每次50-100ml,清晨一杯温开水,睡前1-2小时1杯水,首选温热的白开水。
11.饮食内容单一
很多老年朋友吃饭都是老两口2个人,或者只有自己一人吃,做2个菜常常吃不完,有的时候1个菜都嫌多,所以他们的饮食多样性很难做到,每天的食材种类加起来都不超过八种。
建议在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1个菜尽可能地多加一些食材,比如把洋葱、胡萝卜、还有黑木耳当成烹任百搭元素,做大多数菜时都可以加一些,即可获得更多的营养素。
12.一日三餐,不吃零食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弱,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和早饱现象,造成食物摄入量不足和营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增加餐次,不拘泥于日三餐,可在餐间增加点心,采用三餐两点或三餐三点。高医师建议每次正餐占全天总能量20%-25%,每次加餐的能量占5%-10%。
13.进食速度过快
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很多好处:食物有很大面积与唾液充分接触,促进食物消化,减轻胃肠负担,使营养物质吸收更好。细嚼慢咽促进睡液分泌,充分发挥睡液内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防止因咀嚼吞咽过快,使食物误入气管,造成呛咳或者吸入性肺炎甚至室息。帮助味觉器官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味觉感受,更好地品味食物。使咀嚼肌肉得到更多锻炼,并有助于刺激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