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生活方式最佳代言者,新兴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卖一种生活方式。
当80后和90后,甚至是0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个性创新的营销已经不可避免,如果让顾客记住你?制造话题,有槽点,让顾客记住你,这往往也是一种互动。
伴随人口结构变化、多元文化抬头、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此前封闭的圈子文化正在影响网络话语权,大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得以提升,小众群体背后的商业机会符合市场追求消费升级和挖掘细分需求的要求,正成为创业者和资本关注的新的增长点。
1设计周半月套餐,刺激用户复购率
新的审美观,也是这一轮新消费品牌崛起中产生的重要信号。
那些“火透半边天”的新兴品牌在产品设计、服务设计、营销设计的时候不再效仿过去的审美习惯,不管是从产品形态,还是服务方式、营销呈现,都跟过去有了大相径庭的表现。
体验设计:沉浸式情景(以情景设计增加参与感);玩食两不误(突出边吃边玩的互动体验,譬如乐高主题餐厅);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将IP形象立体化)。
Fun花酒吧
传统酒吧更多给人拥挤嘈杂的不好印象,而合纵文化集团旗下胡桃里音乐酒馆和Fun花酒吧,打破这一观感,开创了对酒吧新的审美思考。同时,胡桃里的15小时经营模式也是业界的创新壮举。
复合经营:文创主题餐厅结合餐饮、娱乐、零售等的复合业态。不仅局限于餐饮,IP周边产品同样创造价值。
以好色派为例,创始人肖国勋表示,热爱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专业度和生活方式营造,才是抓住用户的唯一砝码。于是,他决定从健身切入,创建好色派。
餐饮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单品类。而“太二”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一席位,除了产品过硬之外,或许就是“太二”品牌营销背后的思维。太二自己设立一些“任性”的规条,比如超过四人不接待,不拼桌不加位等。
当我们将眼下流行的那些品牌与过去类似品牌进行横向比较的时候,细致地去观察和对比那些不同,从设计理念到服务场景到营销手段,你会看到新审美在其中发挥的巨大威力。
1 专注某一类小众群体
好色派沙拉的微信运营,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团队就将华南地区最多马甲线用户聚集在一起。在积累了一些黏性和活跃度都不错的微信群后,好色派沙拉启动了两个与性感有关的社群尝试:
2用户运营:杀熟聊天
规矩那么多,是否会得罪顾客?恰恰相反,这样有个性,为顾客制造槽点的同时,品牌进一步受到顾客的追捧。同时,这些规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顾客更好地体验产品。很多“太二”的顾客都会把那些规条拍照发去社交网站。除了酸菜鱼做得好之外,这些规条,也成为“太二”走红的理由。
这些小众群体往往把采用相同的消费方式当做表达群体特征的途径,而群体中的部分KOL(意见领袖)负责发掘新消费,基于社群的人群认同,很快,一些潮流变成了社群内“人尽皆知”的消费趋势。有时候,他们的消费引导力甚至超过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