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各创建试点市、县普遍强化政府主导。
加强综合保障,各创建市、县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近日,山东省公示拟命名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市、区)名单,拟命名我市为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于2016年10月对上述5市、13县开展了群众满意度调查,群众满意度均在70%以上,达到合格要求。
全市城镇以上学校食堂全部完成“明厨亮灶”改造,县级重点中学食堂100%达到A级,城镇学校食堂100%达到B级;投入5200万元推进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建成覆盖主城区129家肉菜流通电子追溯体系,在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等10类风险较高的行业和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建立了食品电子可追溯体系。
2016年11月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2016年12月组织部分省食安委成员单位和中央驻鲁及省级主流媒体开展检查评价。经检查验收和评价,各市、县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达到验收合格要求。
据了解,省级初评具体包括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党政同责”落实到位、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效、监督执法检查全面覆盖、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控制、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等7大方面,设39项评价指标和85个分解指标。
延伸阅读:
相关新闻:潍坊市为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15年3月,沂源县等13个县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试点工作。
昨悉,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日前发布了《关于武汉襄阳宜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初评情况的公示》。公示中称,襄阳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综合评定得分均超过总分值的90%、群众满意度均在70%以上,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拟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推荐命名。
名单显示,山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县(市、区)名单包括沂源县、高青县、滕州市、广饶县、邹城市、新泰市、五莲县、兰山区、禹城市、冠县、博兴县、鄄城县等13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
初步统计,2016年,襄阳共投入食品安全经费1.16亿元,同比增长40%。全市成立食品药品监管所10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88个,覆盖1074个产品、747个参数。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1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9%以上;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达到120吨,占建成区日产生废弃物的80%,襄阳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建成产业化、规模化早餐原材料生产企业310家,安全可靠早餐原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90%。
从2014年10月开始,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