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五一下馆子,别点这6道预制菜,成本低上菜快,店家:此人够专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安全 > » 正文

山寨食品屡打不绝 洋食品安全事件增多

浏览: 来源:
陕科大教务管理系统 猎杀潜航u900 林婉筠 林颖妍 林垣怡 林璨畦 林烨 tommy 临川一中跳楼 临县说书买卖婚姻 灵欲强人 另维图片

­  ——假冒伪劣、“山寨”食品屡打不绝。一些“山寨”食品、“三无”食品仍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大行其道。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一款“江源”牌果汁,在外包装上仿照知名饮料品牌“汇源”果汁,喝起来有明显怪味;一款小点心,外包装跟“港荣蒸蛋糕”几乎一模一样,但连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都没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经常吃零食的占52%—73%,这些小零食大多不是产自大型食品企业。

­  市场新动态带来监管新挑战

­  ——机构改革后,管理风险增大。近两年来,部分地方在推行“多合一”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过程中,削弱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影响到法律实施的效果”。

­  随着政策出台密度、治理处罚力度以及信息公开程度的加强,老百姓(44.030, 0.04, 0.09%)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正在提高,综合治理的社会效果逐渐体现。中国食品科技学会连续数年对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跟踪和解析,大数据分析发现,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由2015年的81.5%下降至2016年的56.7%,下降了24.8%。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发布的《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约七成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持谨慎乐观态度。

­  “全过程”治理仍存在短板

­  ——源头风险增大、过程风险增大,“全过程”治理仍存在短板。

­  ——非法添加、滥添加问题依然突出。在2016年抽检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在不合格样品中占比超过1/3。

­  随着食品消费市场需求和服务模式的变化,老百姓获取食品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食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商家、企业生产技术也在更新,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诸多挑战。

­  “洋食品”增多也导致“涉外”食品安全事件增加。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进口食品贸易额增长了22.6%,年均增长率5.2%。而这一时期,我国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价值1.5亿美元,比以往有明显增加。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翔表示,我国几年来进口食品数量大幅增大,进口来源复杂,客观上导致进口食品安全事件持续增加,“洋食品”的安全质量状况引起国内消费者高度关注。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