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全国两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筑牢。
衣食住行,是基本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人们关心的重点民生问题,也是历年来两会的重要议题。今年的两会,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须臾不可放松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食品安全方面,外卖安全、餐桌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问题,排在公众关注热点话题的前3位。
为解决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柳斌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食品安全涉及国家20多个部门,已经基本形成共治体系,从食源生产到加工运输过程,再到食品供应包括安全何来食品安全!”。
在诸多代表委员看来,保障食品安全,先要从源头抓起,再逐步逐层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从而建立起从生产到成品的全产业链监管新格局。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建立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很是关键,可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发展全产业链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目前,随着食品产区和销区逐渐分化,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链条逐渐拉长,环节增多且细化,需要从过去的地域控制为主转向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
作为国内较早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的养殖企业,雏鹰农牧集团于2012年正式启动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已形成包括粮食贸易、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线上业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并率先在行业内构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提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供应链环节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确保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可控。
据雏鹰农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原料方面,雏鹰农牧集团在中国优质粮仓东三省建设基地,自主铁路专用线将原粮直接送达自建饲料加工厂,并对原料接收、保存、成品加工、储藏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在养殖环节,把“六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落实到生产环节,确保投入品的安全,并不断优化、升级“雏鹰模式”;在屠宰加工方面,引进世界一流水平的屠宰加工设备,采用电脑控制、同步检疫、两段式预冷排酸、同步安全追溯等新技术;在配送方面,全程采用冷链物流系统,全程进行信息化控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食品安全。
在许多专家与企业界人士看来,诸如雏鹰农牧集团之类的龙头企业,所践行的产业化与全产业链控制,才是中国农业的真正出路。
有业内人士表示,全产业链战略尤其受到一些跨国巨头的欢迎,如中粮集团、嘉吉全球、邦基集团等国际企业,均已布局全产业链,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以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近几年,国内众多农业龙头企业均在着力加快布局全产业链,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程可追溯,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专家建议,全产业链监管新格局的形成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相关企业应继续加强全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高食品安全保证;政府应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对相关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责任编辑: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