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补上队伍短板梁溪区广益街道黄泥头社区刘云:黄泥头社区除了每年与辖区餐饮店、食品经营户签订《食品生产安全承诺书》以外,今年创新思路,组建了“小小”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小小”食品安全监督员定期到辖区餐饮店、食品经营户宣讲食品安全知识,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交给社区,对于一些快到保质期的食品,小小监督员也会及时提醒餐饮店员工及时做好处理。辖区餐饮业主感到新鲜之余,更多的是表示支持。
梁溪区山北街道二泉社区严珺:年初,我们社区门口出现了一个卖煎饼的早点摊,社区一面通过劝说教育,一面安排女摊主参加未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帮助她进入了家政服务领域。同时,考虑到居民有购买早点的需求,社区物业引入了一家证件齐全的24小时便利店,既方便了居民,又保障了他们的饮食安全。
梁溪区黄巷街道时晓明:庄前社区成立了由片区负责人组成的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负责整个辖区内43家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在社区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将检查结果交给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他们还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提高社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
新吴区硕放街道张洵:街道食安办于近日邀请了新吴区市场监管局的专业人员,前来为各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共50余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明确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提高他们的法规政策和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勤宣传、勤排查、勤反馈。
创新手段:增加食品科普
编者按:如今的居住小区,配套越来越齐全,各种餐饮小店也品种齐全,各种菜式、各种快餐、各种糕团点心应有尽有,然而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这些地方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食安部门和社区的合作,成为当前小区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利器之一,以此来补上居民区食品安全的短板,其中社区也拿出了不少大招。
社区常态:强化防范检查
梁溪区金匮街道五星家园一社区孙珏:五星家园一社区针对周边餐饮店铺较多及流动性快的特点,建立了食品安全监察百分制,保证每个季度都对辖区餐饮店铺进行卫生、安全监察打分。每个季度,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对辖区餐饮店铺进行检查,针对是否证照齐全、食物的卫生储藏问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项目进行逐项打分,并将分数向居民进行公示,保证居民餐饮安全。
梁溪区山北街道惠龙社区周年锋:惠龙社区为全面提升辖区内食品安全水平,建成了社区三级网络,组建了一支经过专职培训的由1名协管员、3名信息员、3名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日常巡查队伍,认真排查食品经营店、餐饮店的食品安全隐患,营造社区关注食品安全、参与食品安全保障的良好氛围。
滨湖区太湖街道利农社区马飞:前段时间,利农社区在社区会议室内上了一堂《如何鉴别有害食物小常识》讲座,向居民发放预防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辨别等食品安全知识内容,根据季节的不同向居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梁溪区江海街道宁南社区徐穆杰:宁南社居委在2016年成立了社区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站。每个季度都会组织食品安全员、居民代表、餐饮业主代表在工作站召开工作会议,由社居委主任主持讲解餐饮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把近年来发生的重大餐饮安全事故以明确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及造成的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进行了实例通报,给餐饮业主敲响警钟,让他们认识到“舌尖上的安全”重要性。 (裘培兴)
梁溪区黄巷街道盛世家园社区王志毅:民丰公寓餐饮店面房油烟扰民给社区居民带来了诸多烦恼。为了改善油烟扰民问题,经过社区多方联系,动员餐饮店老板安装油烟分离器,使得小区环境得到了净化,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保障。
梁溪区广益街道丁村社区蔡晨杰:为普及食品检测知识,近日,丁村社区在广益景苑小区内设摊,向来往居民提供食品安全便民检测服务。只需取少量肉、盐、粮等样品,在上面滴相应的化学试剂,即可从颜色变化的结果来辨别食品真伪,居民对于这种新奇的食品检测方法表示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