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K让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更好地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本文由Palisade Corporation提供,中国科学软件网发布
上海食药监发现@RISK对食品污染监测及风险分析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利用@RISK软件对上海市的食品安全开展污染监测及风险分析和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保障全市人民的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RISK为保障上海市民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是负责全市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安全及监督执行的政府机构。作为政府行政事务执行机构,职责内的各项事务尤其是食品供给领域各种危害的风险分析与监管执行是其工作职责重中之重,这关系着各种食品在本地的安全供应,对上海市两千多万人口的食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自2007年以来,就利用Palisade公司风险与决策分析软件中的@RISK软件对上海市的食品安全开展污染监测及风险分析和评估,尤其是关注于上海餐饮服务和食品流通环节食品中的各种污染监测和评估。比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要对食品中的各种有毒有害化学污染和生物性污染进行检测和分析,无论是化学污染还是微生物污染,都需要开展暴露评估,这些庞大且繁琐的数据需要用到专业的软件进行定量的科学分析比较;另外,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也会通过开展膳食调查来获得居民对各种食物的消费量数据,这些数据也需要利用专业分析软件进行分析,@RISK就正是这样一款功能强大的专业科学分析软件。自2007年正式使用@RISK以来,它在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有效开展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保障市民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使用@RISK之前,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监测和评估工作中,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对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开展概率拟合。当时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主要运用“平均值”来计算平均暴露风险,这种计算分析手段没有办法对一些敏感人群或者高暴露人群开展一个准确定量暴露评估,这就导致不能准确描述这种风险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从而难以做出有效针对措施和决策,最终就有可能会遗漏一些高暴露的人群或者是对某种有害物质(污染物)敏感度高的人群,这样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就不能准确得知服用一些特定产品之后这些人群的健康是否会受到损害并且是怎样的损害,也不能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还为此开展了其他对策,但也无法得出准确而普遍的综合识别。对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亟需一套有效的风险分析评估软件来开展准确而普遍的概率评估,并形成完整的后期模型集合,从而得出精准的暴露评估结果,以做出科学的决策分析.
@RISK在上海食药监率先得到采纳和运用
Monte Carlo抽样技术和概率评估运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而在2005年前后,Monte Carlo抽样技术在中国的运用也只处于起步阶段。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自2005年开始实施风险监测,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大量的监测数据,拟合某种污染物在食品中污染的实际情形,并进而开展概率评估。在2007年前后,WHO和FAO在多份风险评估报告中都应用了@RISK软件来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于是,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于2007年在我国大陆地区率先购买和应用@RISK 5.0软件,开展了一系列的定量风险评估,比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污染的风险评估、食品中重金属镉污染的暴露评估、小麦粉制品中呕吐毒素污染的风险评估以及米饭中腊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风险评估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和困难。在利用@RISK 5.0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决定继续使用并对其版本升级更新,于2011年Palisade推出DTS软件包的时候将其升级到DTS 5.7,从而能利用其更加强大的功能,来开展进一步的食品中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比如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风险评估、冷藏销售即食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风险评估,均取得了良好的评估效果,得出了有效而必要的风险管理建议.
@RISK在2010年世博会食品安全检验分析中的运用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在2008年使用@RISK进行了上海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污染的暴露评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使用@RISK进行风险分析决策的案例。当时全球瞩目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在上海举办,政府非常重视世博会的食品安全保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于2008年就开始着手对上海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污染进行数据监测和定量分析评估,当时随机抽检了370件熟肉制品,结果发现16件样品超标,样品超标率达到了4%左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的研究人员对这组亚硝酸盐的污染数据进行了一个拟合,发现超标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污染符合一个指数分布,研究人员再通过膳食调查得出普通居民每天食用熟肉制品的量,近似为一个左侧截尾的一个正态分布,在这些初
始数据基础上再用β分布来表示消费者在实际消费中摄食到可能超标的样品的可能性,然后研究人员再运用@RISK软件模拟取样一万次,将三个变量进行相乘,从而就能拟合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形,获得一个普通上海居民通过熟肉制品可能摄入的亚硝酸盐的暴露量。通过最终的暴露结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发现这个数据既有超过急性的亚硝酸盐中毒风险阈值0.3g/次的可能,也有超过亚硝酸盐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的可能。有了这些暴露评估结果,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就能在这些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比如提议餐饮服务行业禁止使用亚硝酸盐,这样能够规避由于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及过高残留的风险,从根本上杜绝亚硝酸盐中毒的可能性.
@RISK为上海食药监找到了新的研究分析规律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对于与Palisade风险与决策分析@RISK软件的合作感到非常满意,对其强大的科学风险分析功能尤其是DTS软件包功能尤为看重。如果说在用到该软件之前,一些领域风险分析的问题还单凭感觉或者主观世界的经验来解决,那么在用了@RISK软件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淘汰了传统落后的风险分析评估方式,并且能找到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微观规律,比如涉及到理化污染或生物学污染的规律和风险,这对市民的食品安全保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欲了解更多@risk或Decisiontools软件的信息,请登录中国科学软件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