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治理,预防和控制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游客饮食安全,连日来,青田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三项机制,积极组织开展景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49人次,检查景区餐饮单位80余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4份。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举报机制。要求餐饮单位不得供应存在安全隐患的生食海产品和不知名的野菜、野果。把好旅游景区周边食品经营的进货、储存、销(制)售和退市关口,严厉查处采购和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肉类及其制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可能有害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公示12315举报投诉热线,不断提升景区食品安全监管透明度,保障广大消费者饮食安全。
二是建立信息互通和餐饮单位报备机制。对接待30人以上团队餐的餐饮单位实行登记备案和留样制度,积极参与驻点监管。全面掌握团队接待就餐信息,做好前期登记和备餐指导工作,督促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加工操作规程,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在大中型景区餐饮单位积极推广“明厨亮灶”,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优化场所布局,做到食品加工制作重点区域可视、关键环节可知、风险点位可控。
一是实行动态巡查和周期回访机制。主要针对接待规模较小、散客较多的餐饮单位提高巡查频率,增加回访密度。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主体资格、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添加剂使用、厨房和餐饮具清洁消毒等情况,切实做到餐饮服务单位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单据留存、场所清洁,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解决餐饮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