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六: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如何保障?
食品药品安全
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
无线姐带大家
从去年9月起,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专项整治,坚持“疏堵”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集中处置、变废为宝。在巴州区梁永镇建立了四川琳宸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餐厨废弃物转化成生物柴油循环利用,每年可生产1万多吨生物柴油。市政府计划再建1家餐厨废弃物处置企业,每天可以处理160吨餐厨废弃物,建成后完全有能力对全市餐厨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置。
三是强化检验检测。今年底前,全面完成市级和恩阳南江检验检测项目建设,打造50个基层标准化监管所、16家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快检室。开展食品抽检和快检25000批次,药械化抽检800批次,监测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7800例以上,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水平。
来源 :无线巴中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围绕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以农村、城乡结合部、农贸(批发)市场、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商场、超市、学校食堂、小作坊、网络平台、农村坝坝宴等为重点对象,以果蔬肉米面油及奶制品、白酒、火锅底料、食品添加剂、桶(瓶)装水、保健食品、高风险药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为重点品种,以传统节假日、夏秋两季、中高考期间等为重点时段,开展监督检查,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切实抓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从实验室到医院全链条监管。
看看“小样优酸乳
问题一:近年来,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的总体形势如何呢?
巴中市有食品药品企业3.7万多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而监管人员不到900人。
一是健全监管体系,打通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重点是落实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在全市所有的乡镇和街道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构,在所有村和社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全面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确保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无盲区、无死角。
三是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是我们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食品药品安全要从娃娃抓起。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承担起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的责任,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讯通、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大力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努力增强学生、家长以及食品药品经营者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真伪辨别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到有证照的场所进行消费,自觉抵制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和“五毛”食品。
三是扭住监管重点,保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紧紧盯住易发高发隐患风险点,重点是“坝坝宴”“农家乐”、畜禽屠宰市场、食用农产品、农村卫生站和小诊所小药店,加大监管、巡查力度,打击一批违法犯罪行为,取缔一批黑窝点、黑作坊,规范一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小药店。特别是在“坝坝宴”“农家乐”监管方面,要把好食品采购关、储存关、加工关、出菜关,落实好群体宴席申报承诺、健康体检、清洗消毒、食品留样四项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在每个乡镇成立“乡厨协会”,农村厨师必须先到举办者所在乡镇备案才可跨区域制作宴席。每个村(社区)成立农村聚餐红白理事会,倡导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餐饮服务企业举办农村宴席,倡导自办宴席不制作凉菜和就餐人员不将菜品打包带离就餐点,引导群众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我市现有学校食堂544所,就餐师生26万多人,今后,将继续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学校食堂供餐、就餐条件,今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进一步规范米、面、油、肉等大宗食品严格按标准集中定点采购和即时留样,确保原料源头可控。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值班教师陪同学生就餐制度,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处置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有效应对、控制和处置突发事件。
五是推进社会共治。联合住建、城管、工商、质检等部门,推进“地沟油”专项整治,对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要覆盖到整个餐饮行业。精心组织,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法制大篷车”等大型宣传活动,推进乡镇“三个一”常态化宣传,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
是如何安全生产出来的
▼
第一,必须担起食品药品安全首要责任。生产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担负起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是绝对安全的。一旦某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召回问题产品。
总之,食品药品安全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当前,巴中正在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希望全市人民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努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巴中,为建成巴中特色食品医药产业基地、助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接下来
▼
▼
二是严格监管,防止回流。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的监管,督促企业建立销售台账,确保产品去向可查。督促餐饮企业建立、完善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确保原料质量安全、来源可查;动员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设备,督促餐饮企业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餐厨废弃物,建立制度及台账,并交给符合要求的单位集中处置。
问题七:公众如何营造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建立“三小”备案登记、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乡村厨师持证上岗、坝坝宴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企业红黑榜诚信管理等规范制度,督促所有企业落实了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了“文明餐馆”“文明餐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打造“明厨亮灶”2800余家,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全部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南江县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2017年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847件,保持了打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与前几年相比事故率持续下降。
问题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哪些责任,该怎么做呢?
问题五:如何整治学校及周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第三,必须接受执法检查和社会监督。要全面公开生产经营信息,主动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自觉接受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要积极主动承担法律责任。逃避检查和监督,更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问题四:如何整治“地沟油”?
七是夯实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学讲评”、举办培训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监管队伍能力和素质,为全市饮食用药安全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我们在所有乡镇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管所、食用农产品监管站,所有村(社区)聘请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构建了市、县、乡(镇)、村四级监管网络。投入近5000万元,打造了155个标准化基层监管所,覆盖了全市70%的乡镇,实现了有人员、有阵地、有执法装备、有制度、有经费;建成了通江平昌区域检验检测分中心,在每个县(区)配备了县级食品快检车及车载设备,正在加紧建设市级检验检测中心和恩阳南江分中心,基本形成了以市级为龙头、县区为骨干、乡镇为延伸、企业为补充的四级检验检测体系。
第二,人人都要做热心的宣传员。多揭露一起阴暗、就会多增加一片光明。希望全市人民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提供有效信息,将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和辨假识假的方法分享给身边人,帮助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事把不安全的食品药品拒之门外。比如,毒蘑菇、未熟透的四季豆、发芽的土豆、腐烂变质食物、工业酒精、亚硝酸盐都不能食用,这些都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同时,涉及食品药品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甄别,不传播虚假信息,不散布谣言,为共同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的环境贡献力量。
编辑:王琳
又有哪些建议呢?
▼
那么
生产企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提档升级。通过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带动创建一批示范乡镇、示范街道,打造一批示范店、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探索农村食品店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管理新模式,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供应主渠道,整体提升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
第三,人人都要做勇敢的监督员。社会公众是食品药品的直接消费者,处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最前沿,最容易近距离发现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只要人人都瞪大眼睛,勤发现、早发现、善发现,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勇敢、及时地向“12345”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投诉举报,大胆地提供线索和证据,任何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都会无处藏身。我们政府也会为举报者保密,为勇敢者担当,举报内容一经查证属实的,还将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
第二,必须诚信守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诚信是人生之本,守法是兴衰之源”。每个企业、每个员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都必须诚信守法,做良心食品药品,绝不能突破道德底线、触碰法律高压线。
▼
六是促进产业发展。围绕发展抓监管,抓好监管促发展,严格按照“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和“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一企一策”、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大力培育食品医药龙头企业,推动巴中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走四川好彩头食品生产基地
四是抓好示范创建。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确保年内全市80%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实施“明厨亮灶”,建设一批“文明餐桌”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强化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要持续推动量化分级提档升级,年内实现学校食堂全部达到良好及以上等级。创建平昌县、巴州区2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15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