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白羽肉鸡因其生长快、肉质好,大量走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如今随着白羽肉鸡的大量养殖,鸡肉成为继猪肉之后国人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白羽肉鸡屠宰量达到3.92亿羽,摘得全国白羽肉鸡屠宰重量桂冠,并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那么,禾丰牧业是如何保证白羽肉鸡和其鸡肉产品安全的呢?8月29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禾丰牧业进行实地探访。
工作人员在流动洗手车前洗手
前期饲养、后期屠宰严控每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生产工艺提升、严把检验关保障饲料安全
饲料智能生产线
检测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
离开了屠宰场,记者来到了成品加工厂。经过穿戴内帽、外帽、作业服、长靴、风淋、洗手、消毒等一系列环节,记者终于进入了成品加工车间。记者看到,成品加工车间非常干净,工作人员在各种加工机器前,有序的作业。见记者对一辆流动洗手车很好奇,旁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我们进入成品加工车间前,不但要洗手、消毒。进入车间工作以后,还要每隔15分钟,再洗一次手、再消一次毒。”
屠宰车间整洁有序
记者在生产车间还看见了X光检测机和金属探测机,一个生产车间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机器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但车间有54个监控,可以动态的监控车间各部位现场生产情况。还有X光检测机和金属探测机,严把质量关。X光检测机对硬骨、石头等进行检测,金属探测机对金属残留进行检测。”话刚说完X光检测机就发出报警,将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剔除,随即工作人员将不合格产品放入指定冰柜。“你看这机器很有用吧”负责人说“我们2017年12月,第一批肉鸡熟食品出口日本,标志着我们禾丰食品品质得到了世界上最严苛品质市场的认可。” X光检测机、金属探测机严把成品环境质量关
饲料安全有了保障,在白羽肉鸡养殖过程中,企业又是如何保障安全的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白羽肉鸡养殖环境来说,我们前期投入的成本是非常庞大的,比如我们建造标准化的养殖小区来说,一只鸡的建造成本是50块钱。我们的鸡舍里面有通风系统、温控系统等,所有的环境控制系统全是自动的,全部指标都是预先设计好的,不需要人工去控制。一个好的棚舍才能保证鸡养殖的更好,我们现在的棚舍指标,跟国外基本相等。鸡舍环境好了,鸡就不爱生病,我们除了对鸡使用疫苗,其他基本不使用任何药物,从而确保了白羽肉鸡的品质。”
工作人员在X光检测机前认真检测
饲料的安全,不是一条智能生产线就能全部保障的,那么禾丰牧业还有什么更具体的方法保证饲料安全呢?在禾丰牧业的研发检测中心记者见到,一座两层的实验室摆满了各种检测仪器,检测人员都在对着仪器认真的检测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所有进厂的原料和出厂的成品,我们都会从营养指标、卫生指标两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只有经过检测合格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原料才能进厂,成品才能出厂。对于我们的检测,国家卫生部、国家饲料监查所等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对我们进行抽查。除此之外辽宁省饲料监查所,每个月都要对我们的原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
屠宰环节,禾丰牧业管控的可谓更加严格。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主要生产白羽肉鸡的冻品和鲜品,现在的日产量是170吨左右。鸡到厂之前,我们要检测鸡的6证是否齐全,不全是不允许入厂的,宰前3天我们会对所有鸡的药物残留进行检测,只有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屠宰。屠宰之后,我们有专门的兽医对鸡进行检测。我们在屠宰过程中,有专门的预冷环节,对鸡体中心温度进行管控。我们将从屠宰到入库的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确保鸡的食品安全。我们企业保证为市民提供的产品,全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来到禾丰牧业,记者首先看到的是4条规范的智能生产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瑞士一家公司统计,我们是亚洲最大的预混料生产厂。我们有4条生产线,年产预混料10万吨,这10万吨预混料能辐射成品饲料1000万吨。我们这4条,是智能化生产线,在生产环节上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环节,从而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我们这4条生产线分为加药和不加药的两种,传统上是在一条线上生产,通过洗舱、冲仓来变换,我们现在讲两者分开生产,可以说从源头上保障饲料的安全。”
进厂之前进行严格的消毒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