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五一下馆子,别点这6道预制菜,成本低上菜快,店家:此人够专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安全 > » 正文

城市食品安全治理的新加坡经验(2)

浏览: 来源:
河马体育吧hemaqiuxun yy接待公告 駅前不动产屋繁盛记 橘梨纱star424 阿牛直播 英语字母书写格式 史托雅种子 关于雪的散文 www.kkk15 佐伯奈奈

(记者付文)记者从湖北省食药监局获悉: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深入贯彻中央提出的关于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全省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三是提升法规精细化水平。新加坡有关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法规主要是《环境公共卫生法令》(第95章)和《环境公共卫生(食物卫生)条例》,以及国家环境局制定出台的一系列配套制度。法规体系覆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每一项内容,制度设计注重可视化、可操作性、有效性,条文内容详尽且具体,少有疏漏和矛盾之处。如在食物处理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准赤手处理食物、食物存放保持合适的温度、熟食必须放在生鲜食品上面、不能使用破损餐具、食物处理场所必须清洁等。不论对于监管人员还是餐饮从业者,周密详尽的法规条文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加坡90%以上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从境外输入,因此对输入型食品质量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制度成为保障安全的关键。该国农粮兽医局负责食品进出口管理,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管理食品进出口转运、检验检疫、召回、应急处置、标签及广告等事务。

+1

  一是用城市规划“变堵为疏”。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街边小贩迁徙计划,由政府建屋发展局在组屋区内规划建设小贩(熟食)中心,以低租金等优惠政策将小贩从人行道引入室内集中经营并规范管理。政府还有权指定摊贩的种类和分布。小贩(熟食)中心有完备的卫生设施,并且配备公用集中冷库、装货平台和餐厨垃圾处置系统。通过“政府建设,市场运行”的方式,中心的清洁、设施维护等费用由摊位租金支出。政府后来规定,开发商在建设组屋和商业设施时,必须同步规划建设小贩(熟食)中心。政府还规定新建工厂、购物中心、办公大楼和多层工业楼的,必须在同一建筑物内设立食堂(餐厅)、食阁或咖啡店,以就近用餐减少民众到非法小贩处购买食物的风险。目前新加坡已建成小贩(熟食)中心107个,吸纳近万家饮食摊贩,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2012年,政府宣布用10年时间新建10个小贩(熟食)中心。

新闻评论

  一方面,农粮兽医局对国内所有食品企业实施分级管理,确保食品制造商遵守良好行为规范从而生产清洁安全的食品。食品企业的执照到期之前,农粮兽医局都对食品企业进行分级,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将这些企业分为优秀(A)、良好(B)、中等(C)、较差(D)四个等级。等级达到A级的企业将获得食品安全优秀奖。等级为C或D的企业将受到更多的监管和检查。检查分为定期检查、预定检查和突击检查,检查范围包括企业和工人的清洁和卫生情况、相关文件以及在之前检查中发现缺陷的整改情况。分级制度有助于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同时激发企业改进质量管理水平。

  小餐饮食品安全治理

  • 国务院整合调整餐饮服务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一、取消餐饮服务场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取消地方卫生部门对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4类公共场所核发的卫生许可证,有关食品安全许可内容整合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家许可、统一监管。

      再次是“最严厉的执法”。由于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等原因,新加坡每年要召回和销毁数千吨进口食品。同时,新加坡规定海鲜产品只能用冰块保鲜,不能使用防腐剂等化学药物。农粮兽医局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去市场抽样检查,不合格的海鲜产品一经发现会立即销毁。对于那些存有“前科”的食品企业,检查人员会格外留意并加大检验频次。2013年6月,农粮兽医局发现从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进口的9批海鲜产品含有致癌化学物质甲醛后,立即将其销毁,并对有关进口商处以罚款和刑事处罚。

    2016-03-31 03:46:41

      其次是“最严格的检查”。为减少不合格食品流入,农粮兽医局专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检验检疫程序。第一步是检查生产食品的农场或加工厂,确保生产地符合新加坡安全标准。在很多情况下,农粮兽医局在进口食品还没有“登机”或“装船”前,就已经开始了检验工作。第二步是资料审查,农粮兽医局规定所有食品进口商必须在该局注册,同时递交尽可能多的进口食品相关资料,包括食品来源地的证明和化验报告,以证明其安全性。第三步是在关卡检查进口食品,或者在实验室抽样化验。

    2016-02-29 16:55:19

    责任编辑: 李洁琼

      新加坡是旅游胜地和美食天堂,食品摊贩、大排档、小型餐馆受到游客和本地居民青睐。该国餐饮业发达,各类餐饮经营者总数达3万多户,餐饮从业人员超过12万,而国家环境局下设的小贩署和卫生署仅有200多名食品卫生稽查员负责执法检查,因此政府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图集

      本地特色食品加工企业监管

      新加坡食品安全治理经验值得介绍,主要有三点理由。首先,华人占据新加坡人口绝对多数,其文化传统、饮食习惯、食品产业特色与我国相近,较西方国家更具可比性。其次,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总人口553.5万,是典型的城市国家,对我国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再次,在权威杂志《经济学人》近年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中,新加坡均名列前茅,是各国学习的榜样。本文将选取小餐饮、输入型食品、特色食品加工三个典型领域具体分析。

      除了进口食品,新加坡特色食品由本地企业生产加工,具体包括肉类、鱼类和蛋类产品加工企业、冷藏仓库、屠宰场以及各类小作坊。为确保本国生产食品的质量安全,政府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监管。

  • 去年抽检食品合格率达96.8%新药审评今年继续加速

    “2015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抽检食品17万批次,比2014年增加21%,比2013年增加2倍多。对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如婴幼儿配方乳品质量、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过期食品再加工等,发布会也作出了回应。

  •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