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电子邮箱:spxjxcjb@163.com※联系方式:德州新闻网 电话:0534-2562862 电子邮件:dzrbxww@dezhoudaily.com
一是严格许可准入管理。对符合发证或者备案管理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0%纳入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并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二是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县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以上食品经营单位全部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设立了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对企业食品安全负责;推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三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全面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过程控制、生产经营台账、检验检测等制度,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农贸批发市场与入场销售者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明确销售者的质量安全责任。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设立食品快检室,对入市交易前的蔬菜瓜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及时公示检测信息。落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市场准入制度;扎实做好问题食品召回相关工作。三是深化品牌建设。大力开展“食安山东”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2个,认证面积54.7万亩,成功创建省级“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2家,食品流通示范单位21家,打造餐饮示范单位10家,餐饮示范街区4条,圆满完成创建目标任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二、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五、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