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初中英语单词表人教版:初中所有英语单词大全(含七八九册)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技术 > » 正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将关注两大主题:健康转型与科

浏览: 来源:
vip265 陈斌宇 甚嚣尘上 荐股 历史之家 拥抱歌词 天津化工厂爆炸

   金秋武汉,在喜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八方宾客之后,又将迎来食品界“回家”团聚的年度盛会。11月13-14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将在武汉召开。会议期间,近40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活动,将让来自国内外食品科技界、企业界的代表,齐聚在武汉三镇,谈创新、议发展、洽合作、叙友情。

 

  当前新的食品学科理论、思想不断涌现并深刻影响着食品工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食品科学与产业发展融合创新发展的舞台,本次会议将站在产业创新的前沿,重点就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与科技创新二大议题上发力,2300余位参会代表将齐集武汉,共同见证并开启食品领域这一盛况,现将大会的主要看点逐一揭晓。

 

  创新融合——夯实产业创新的科学基础

 

  科研的最大价值在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正如孟素荷所言:科研需要更接地气,针对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科技就有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行业也就会因为有科技支撑而变得更加牢固和坚实。

 

  本次会议的3个大会报告,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以“中国传统食品现代化的若干问题”为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教授以“食品科技:从2020到2035”为题,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潘思轶教授以“柑橘的营养特性与资源高效利用”为题,同与会代表交流,既有接地气的宏观思考、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分享,也有对未来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分析预测。

 

  对于正在孕育兴起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稍纵即逝。在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快速融合中,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的迈进。如何更好地聚集全球优质资源,从装备、科技领域对接全球,保障国民健康长寿?这离不开科技界和产业界两大创新主体的充分结合。本次大会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携手中国经济网共同发起旨在打造一个食品领域科学家与企业家协同创新的对话平台,邀请国内知名的科学家、企业家、媒体人,通过对话探讨“优势与不足—未来的挑战在哪里?”“品牌与创新—全球化机遇在哪里?”,形成产、学、研、政的协同创新对话机制,进而促进产业界与科技界的结合,推动产业合作及价值提升。

 

  会议还将首次设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专项项目进展及引领行业创新总结专题交流会,邀请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等专家团队代表,就中华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等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专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和深入交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自2006年始,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设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大会开幕式上,将颁发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杰出青年奖、《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3个专项奖。将原“优秀论文奖”调整为“《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彰显《中国食品学报》影响力的提升,鼓励学者们将优秀文章发表在国家期刊上。

 

  此外,大会首次设立新食品原料创新应用专题,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蔡木易主持,将邀请主管政府部门领导、技术机构和优秀行业代表就新食品原料管理思路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享,共话新食品原料这一片食品创新的蓝海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融合。

 

  中国特色——传统食品与现代化对接,用现代科技助力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着华夏儿女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在食品产业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时期,传统食品的现代化发展大有可为。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于年会期间成立传统酿造食品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并同期召开传统酿造食品科技论坛,以驱动传统酿造食品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食品与科技创新融合,推动传统食品的产业转型与价值提升进程。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原巡视员王喆、江南大学教授毛健主持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和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谋明、四川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陈功,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永建,以及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毛健教授和刘双平副教授等专家,将围绕白酒、酱油、泡菜、食醋、黄酒五大类传统酿造食品的产业发展趋势、现代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内容进行交流,共同探寻我国传统酿造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之路。

 

  湖北地方特色食品众多,热干面、孝感麻糖、襄阳大头菜、孝感米酒、洪湖鱼、蔡甸莲藕等,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地域特色浓郁的饮食文化体系。湖北还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工业生产大省和技术创新的源头,形成了长江三峡柑橘罐头生产、汉江流域水果加工、江汉平原优质粮油、环洪湖优质水产、沿武汉城郊蔬菜加工等具有区域特色的食品生产基地。本次会议上,湖北8家承办单位将设立地方特色食品技术创新论坛,同国内外代表共同交流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地方特色食品发展。

 

  健康中国——产业转型契机,关键是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至此,健康中国战略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推动政策落地,促进食品产业价值提升与健康转型,年会期间将举办健康中国与中国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论坛,组织开展聚焦特殊食品产业科研及法规新动向的分享交流,并开设营养与健康技术专题。

 

  健康中国与中国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教授就中国食品工业的创新与健康转型做主旨发言,并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陈颖研究员共同主持。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大学副校长陈卫教授将围绕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分享,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东北农业大学姜毓君教授将就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差异化创新进行报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LauricePouvreau教授将介绍其在蛋白质转变方面的研究。此外,菲仕兰营养学院、梅里埃营养科学的相关行业代表也将在此次论坛就各自在营养健康领域的研究实践进行交流。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