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各国食品控制体系的建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倡议建立一套区域性食品安全指标,受到亚太地区的关注,成为各国食品安全会议的焦点议题。2017年,FAO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中国食品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征求更多的技术意见和实用指导,进一步完善已确定的食品安全指标,同时加强FAO亚太成员国之间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继2019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之后,本届年会再次就此项目设置FAO食品安全指标体系项目工作会议和食品安全指标体系圆桌会议,邀请所有试点国家:不丹、中国、库克群岛、菲律宾和韩国的代表,分享已开展的食品安全指标案例研究、试点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从试点项目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并进一步讨论亚太地区食品安全指标倡议的未来发展,考虑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重大相关性。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食品安全教育论坛,聚焦“食品安全教育”这一主题,探索适合中国生产实际与消费者特点的食品安全教育模式。来自英国坎普登食品(CampdenBRI)研究中心的BertrandEmond教授将讲述如何通过行为的改变建立食品安全文化,提升食品安全,来自国家市场监管部门的专家将就目前政府层面开展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消费提示工作进行分享。此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大学等社会组织及高校的科普专家将会从公众科普教育在中国的实践、探索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模式以及儿童青少年的食育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与研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食品安全教育新思路。
相聚武汉——青年科学家的追梦舞台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为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水平提升,激发创新活力,年会期间还将举办多项青年活动,包括食品创新大赛、研究生论坛和环湖健步走等,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自我、沟通交流的平台。
2019年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食品创新大赛的第12年,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主办了6项全国性创新竞赛活动。本年度的参赛范围首次突破校园,延伸至食品企业,近百位一线研发人员的积极参与,使富有青春活力的创新大赛更加“接地气”。来自食品企业中的新鲜创意,不仅传递着产业与市场对接的精准需求,更为科研成果的落地提供了极佳的借鉴意义。经过激烈角逐,5项创新大赛的评选结果已经出炉,1项创新大赛将在本届年会前夕进入最终评审,所有获奖代表将在颁奖典礼上精彩亮相,成为年会舞台上最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青年承担着民族的未来,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以“以奋斗划桨,向梦想前行”为主题,通过“暖场活动—我和我的导师匿名吐槽提问环节”“科研路漫漫”“生活甜蜜蜜”“未来金灿灿”四大板块,搭建现场研究生与导师、企业高管、科研院所专家以及CIFST学生创新竞赛获奖选手之间沟通互动平台,共话科研、生活和职业规划等,助力研究生平衡科研与生活,提升自身素养和学术水平,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青年沙龙作为年会期间食品青年人的“重要节目”,每次都能吸引一大批青年才俊参与讨论。本次沙龙将聚焦科研论文为解决“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所起到的作用,邀请来自全国范围内的食品科技工作者围绕新时代下科研论文走向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实现科学、技术先导进行讨论。同时,针对科技论文该如何为“卡脖子”技术服务以及如何实现论文与产业的有机统一、如何为食品产业服务的问题,沙龙也将进一步研讨。
在年会的参会人员中,活跃的年轻学子们成为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展现了食品行业充满希望的未来。本届年会期间将首次举办“环湖健步走”活动,通过运动促进年轻学子们劳逸结合、增进相互交流,树立“快乐奋斗、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食品行业的明天储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