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2020年伊始,以权威、专业及第三方的特征,通过“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就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进行分析,为科学肃清食品安全谣言,引导舆情正能量做出努力。会上,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郑凯代表中国科协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发布了“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以期用科学的声音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会间,还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入驻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的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
热词四:辣条
孟素荷理事长在报告中指出,现阶段食品安全面临的4大问题:
问题2:科技创新带给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挑战,需逐一破解
解读专家: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十大热词解读 彰显科学共识
——市场与科学的“未来之星”
益生菌的核心特征是足够数量、活菌状态和有益健康功能,健康功能应建立在临床试验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目前我国市场上使用的益生菌安全性已得到权威机构认可。益生菌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其产业化应用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流程验证。益生菌及其产品的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应鼓励行业创新发展,加强公众科普,引导科学合理消费益生菌产品。
——亟待规范发展
伴随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显著减少,这一令人欣喜的转变是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成效的显著体现。不过,舆论对于食品安全担心仍然存在,同时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也愈发高涨。
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行业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予以适当扶持和引导。媒体此前曝光的少数不法商人无视生产规范与标准规定,既无安全卫生的生产管理,还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理应处罚、取缔,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行业。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与引领行业向营养与健康方向创新发展。
解读专家:吴永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陈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解读专家:谭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相关新闻
食品安全重心前移 重视预防减少风险
解读专家: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多位权威专家分别对“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减盐减油减糖”等2019年食品行业年度“十大热词”进行了科学解读,表达了学术界观点。
热词九:食育
《条例》的实施,从制度上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既为食品企业减轻压力,又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规范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发布,禁止发布不规范不准确的信息制造恐慌。重拳解决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食品企业储存易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即视为违法。各方需要积极学习《条例》,实现新旧法规衔接,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共同推动《条例》落实。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热词三:“人造肉”
解读专家:罗云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食育是传授食品科学知识,传播饮食文化,使公众养成健康饮食观念和行为的教育。它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最终达成科学认知、合理膳食、品鉴知礼、传承文化的教育目的。食育工作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立法为本,科学为纲,兴趣为引,重点面向儿童、青少年;多方联动,聚力推进。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