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系教授
提要:宁夏倡导主推的与国际伊斯兰世界对接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伊斯兰教法为基础、以穆斯林为主体。这种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既有宗教教义基础,又有官方推动的认证标准,一旦全国推开,必然带来清真概念的全面泛化。这些举措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而且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清真食品认证体系以马来西亚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清真标准,来推动中国国内清真食品标准,将打断甚至逆转中国特别是内地穆斯林的世俗化进程。国内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统一可能助推伊斯兰极端化向全国各地蔓延。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关于清真食品管理的问题答记者问。这位负责人信誓坦坦地指出:“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法制建设中,牢牢掌握3条原则:首先,在方向上,主要是针对清真食品的管理,而不是对清真食品本身;其次,在适用对象上,主要针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管理规范,建章立制,便于政府有关部门有法可依,而不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第三,在清真食品的概念上,严格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群众的生活饮食习俗,而不是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食品,为防止宗教干涉世俗生活建立了一堵防火墙,为促进我国清真食品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国家民委:严格界定清真食品的概念_财经网- CAIJING.COM.CN』
请问这位负责人:宁夏等地区制定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符合这三条原则吗?举例说明:“第三,在清真食品的概念上,严格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群众的生活饮食习俗,而不是将清真食品界定为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食品,”
我国积极推动“统一清真食品认证体系”的省份,首推宁夏回族自治区。现行地方立法对清真食品界定分为三类:风俗说、宗教说、风俗与宗教结合说。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在“术语与定义”中明文规定:“清真(HALAL)就是伊斯兰教法指称的合法性行为”。“清真食品(HALALFOOD)是指伊斯兰教法许可的供人食用或引勇的成品和原料,以及传统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2012年9月12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起,甘肃、青海、陕西、云南四省区民委、质监局相应,在宁夏银川成立了清真食品认证地方联盟。五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为基础,参考国际有关清真食品认证的标准制定,联合制定《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由陕西质监局发布,2013年1月发布。五省通则规定:“清真(HALAL)伊斯兰教指称的合法性行为”;“清真食品(HALALFOOD)是指伊斯兰教法许可的供人食用或引勇的成品和原料,以及传统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2015年9月11日,在宁夏、陕西、甘肃、青海等5省2012年统一规范清真食品认证标准的基础上,11日,河南、四川、天津3个省市在宁夏银川达成共识,参与推进清真食品认证标准进程。在2015中国(宁夏)国际清真(HALAL)食品认证合作论坛上,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与河南、四川、天津等省市签署了《清真食品认证地方联盟标准合作备忘录》。据新闻报道说“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清真食品认证的国家标准,国家民委政法司副司长金春子说,针对这一现状,亟需国内更多省区市联合起来推动清真食品认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中国清真食品在全球清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宁夏主推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伊斯兰教法为基础、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其特点:食品食材种类尽可能广泛;生产营销链条尽可能全覆盖;生产主体尽可能全穆斯林化;食品的所有链条完全按照伊斯兰教义。宁夏倡导主推的与国际伊斯兰世界对接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是覆盖全产业链条的“从产品的原辅料,到生产加工工艺,再到仓储运输,所有的步骤都需要认证。”既有宗教教义基础,又有官方推动的规范性较强的认证标准一旦全国推开,必然带来清真概念的全面泛化。
宁夏主推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采用马来西亚国家清真标准,伊斯兰教法为基础,推动清真泛化。固原马铃薯、中宁土鸡、中卫瓜果蔬菜、平罗蔬菜被称为宁夏的五种特色清真食品。这种清真食品的概念超出传统清真食品的内涵与外延,不再以民族传统饮食习俗为主体,其外延扩大到蔬菜、枸杞干果等领域。2014年9月以来,宁夏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受理国内130多家企业的清真食品认证申请, 48 家为宁夏的企业、3家是甘肃的企业,产品范围涉及乳制品、肉食品加工、粮油、脱水蔬菜、枸杞干果、蜂蜜制品、清真矿泉水等,推动清真泛化。2009年,宁夏银行获批开展伊斯兰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的银行。2014年12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与中航证券正式签署财务顾问协议,为其发行不超过15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Sukuk),期限不超过5年,这是中国地方政府首次发行伊斯兰主权债券。伊斯兰金融是指符合伊斯兰教义的金融形式。
宁夏推动国内清真品认证规范,利用各种媒介普及清真认证标准,开办清真认证培训班帮助各省区推进清真认证进程。这些举措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穆斯林群众的阿拉伯化。
近些年来,随着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深入扩大,已形成以清真为纽带涵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药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产业链条。宁夏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开办清真食品超市”,对清真产业企业通过“Halal”国际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并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等措施,不断鼓励清真产业发展,力图打造中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认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展示交易和集散中心,甚至伊斯兰金融中心。(2009年,宁夏银行获批试点开展伊斯兰银行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的银行。)这些政策不仅推动宁夏区内清真泛化,推动宁夏的回族阿拉伯化,而且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产生了负面影响。宁夏以马来西亚(该国宪法规定伊斯兰为国教)等国家的清真标准,来推动国内清真食品标准,日常生活世界的阿拉伯化,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穆斯林群众的阿拉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