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五一下馆子,别点这6道预制菜,成本低上菜快,店家:此人够专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安全 > » 正文

食品安全相关技术介绍 这些智能小工具呵护你的食品安全

浏览: 来源:
tokyo hot n0243 tokyo hot n0458 tokyo hot n0459 tokyo hot n0494 tokyo hot n0616 tokyo hot n0635 tokyo hot n0642 tokyo hot n0649 tokyo hot n0698 tokyo hot n0714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类型的智能小工具逐渐受到消费者欢迎,比如食物成分检测仪。事实上,食品安全一直是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而即便食品标签会提供成分数据,有些参数也是不直观或者难以理解的;而借助高科技技术,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健康、更放心,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几种相关技术。

海量食品数据库

Sage Project是一项基于云的食品成分标签服务,目前Web版本已经上线,而移动应用端也会很快推出。该公司的食品数据主要来自于食品制造商,不过据称食品制造商起初并不愿意配合,但最终妥协。显然,更高的食品成分透明度,是公众所需要的。

在Sage Project的网站上搜索某品牌的巧克力,你可以看到具体的成分,网站设计也非常活泼,使用卡通动画显示食品,界面设计简洁易懂。目前,该网站已经拥有近20000项食品数据,并且会根据食品提供相关的健康饮食建议。

另一个类似产品,则是IPIIT,它是一款兼容iOS及Android的移动应用,使用QR码读取食品信息。用户可以在应用中添加过敏食物或是需要的营养成分,在超市采购扫描商品QR码,如果它符合要求便会提醒用户。当然,IPIIT的不足是它并不能获得食品隐藏的成分。

智能食品安全检测

手持式食品成分检测仪

众多手持式食品扫描仪也在一段时间内登陆市场,如Nima、Tellspec或是SCiO等。它们均内置先进的传感器,通过不同形式的扫描检测食品成分。

比如,Nima需要将一小块食物放入设备中,可检测出其麸质含量;Tellspec则使用激光扫描,可以检测出食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血糖负荷等数据,应用程序也会提醒用户避免食用相关过敏原食物;而SCiO则是“首款便携式分子检测仪”,理论上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出食材中的营养和有害物质含量。

上述手持式食品扫描仪,通常价格在200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1330元),对于过敏症、糖尿病患者,或是追求健康饮食的用户具有一定吸引力。当然,第一代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扫描沙拉或是三明治等食物,也无法扫描袋装食品。

小结

食品安全是全世界一个共同的话题,人们有权利了解更详细的食品成分信息。除了与食品生产商合作,建立大规模数据库,智能设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检测食品成分,更健康地生活。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