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校园周边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地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校园周边饮食摊点进行彻底整治,不仅能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同时也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食品经济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政协委员、民和县三中教师汪宜宾说。
汪宜宾表示,目前校园周边小饭店、小摊点的卫生状况普遍较差,缺乏必要的防尘、防虫设备。此外,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不高,大多没有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止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部分小商店的小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不能提供合格证,更有一些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甚至没有营业执照,原辅料来源较杂,质量难以控制。汪宜宾说,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摊点经营的业主,确实存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压力。加上是小本经营,所以不愿意进行投入。经营业主自身素质不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够,缺乏经营自律意识。
为此,汪宜宾建议,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日常监管和市场巡视,加大食品检测力度,确保原辅料和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提高经营业主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在办理证照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对特困户减免办证费用和其他费用,并加强对食品营业场所的日常监管。
(责编: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