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长春市将接受国务院食安办和吉林省政府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考核验收,6日下午,长春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金晓光就创建工作情况作了相关通报。
一段时间以来,长春市各地、各部门都在加大推进力度,按照创建工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期望真正实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加大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力度、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对农村地区等食品安全相对薄弱部位的监管、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是目前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正在全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加大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力度可谓是一大亮点。统一制作食品经营监管信息公示板,实现店内外“双公示”,引导消费者“寻找笑脸就餐”。开展企事业单位食堂、中小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和养老院食堂、新开办餐饮服务单位“阳光厨房”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信息化阳光厨房”建设,年底“阳光厨房”改造率达到20%,其中中小学校食堂达到60%以上。继续免费为餐饮单位安装油水分离器,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安装可追溯软件和终端,严防“地沟油”等餐厨垃圾回流餐桌。种种举措都将推动长春市食品安全建设。
“寻找笑脸就餐”就是指餐饮服务单位根据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分为A级、B级、C级和限期整改四个等级,新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应在3个月后开始首次评定,期间食品安全量化等级标注“待评定”。A级、B级、C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平脸三种卡通图形表示,“笑脸”指的就是A、B级餐饮服务单位。“寻找笑脸就餐”指的就是建议消费者到A、B级餐饮服务单位就餐。
“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是我们今年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金晓光向记者介绍说。(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