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2018-03-02 19:21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监管信息员 郭增辉
“你们企业的屠宰档案资料不全,耳标回收销毁未规范填报……”, 2月12日,山东省莱芜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办公室综合协调督查组工作人员对该市莱城区某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实施现场检查后,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反馈。春节期间,莱芜市创城办的工作人员仍旧忙碌在一线,对各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莱芜市是山东省食安办确定的2017年度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单位之一,2018年底将迎接省食安办的现场检查验收。为推进食品城市创建工作,莱芜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着力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格局,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问题。
抓创建,领导重视是关键。莱芜市坚持高位推动,把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到实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开展工作。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全市重要的民生大事要事来抓,并给予充分保障。去年,市委书记王良、市长梅建华先后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3次批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3次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进入2018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分别专题研究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纳入全市总体发展规划,写入《莱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7年、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出台了《莱芜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将食品安全工作各项目标具体化、明确化、责任化。把考核作为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指挥棒,将食品安全纳入对各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权重占到3.5%。市政府印发《莱芜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和《莱芜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约谈办法》,将食品安全作为全市八个“一票否决”事项之一。同时,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从今年起,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表扬奖励范畴,实行单项表扬。市食安委、食安办积极履职,主动开展工作,去年以来召开2次食安委全体会议、4次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对各区进行了10次督导。针对监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市食安委加强组织协调,比如,对进入市场的畜禽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协调市编办发文进一步明确了畜牧兽医、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的动物防疫和畜禽屠宰监管职责,堵塞了监管漏洞。市食安办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开展全市“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多部门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韭菜“双证制”、校园食品安全等执法检查活动。
抓创建,财政投入是保障。市委市政府将提升监管能力作为食品监管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工作来抓,逐年加大经费投入,足额保障基础建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2018年市财政投入962万元用于支持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投资近500万元建设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争取2000万元用于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投资2317万元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已经通过实验室资质认证验收,投资1000万元的市级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建设完成。加大日常监管投入。2017年食品药品抽检经费达到586万元,同比增长39.7%,2018年抽检经费将达到800万元,连续三年增幅超过财政支出平均增幅。投资150万元配备了10台食品快检车,投资60万元委托第三方开展农贸市场快检,投资235万元为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改善装备条件。莱城区、钢城区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区财政对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监管经费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抓创建,日常监管是基础。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应对新的食品安全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定向施治,精准发力,认真研究把握监管规律,推进实施科学监管,切实提升监管工作水平。在食用农产品监管环节,农业部门以点促面,狠抓韭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在全面绘制莱芜“韭菜地图”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韭菜“双证制”,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的试点探索,提高了韭菜产品的安全准入门槛。畜牧兽医部门强化饲料、养殖、收购贩运和屠宰等各环节的监管措施,牵头组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认真落实“瘦肉精”检测同步检疫制度,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给予每头80元的补助,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落实到位。在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管环节,卫生计生部门开展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顿和专项监督抽检,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全部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及相应的检验人员,消毒餐饮具自检能力大大提高。在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环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抽检等工作,切实提高监管实效。全面落实“双随机”和“四不两直接”检查方式,2017年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300余家。为了将监管落实落细,开展“星期三查餐饮”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每期均在报纸、电视、网站上公开报道,2017年共组织40期,检查单位110家,社会反响较好。结合山东省“三小”条例实施和农村地区实际,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小食品店、食品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点,2017年共检查348个村1022家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06份,立案调查53件。同时,创新实施“政府+市场”食品安全检测模式,分别在莱城区设置2个、钢城区设置1个食品安全检测点,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采样、检验、公布结果,并向市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开展“稽查百日攻坚行动”,突出查办大案要案,连续几年实现了案件数量、罚没款较快增长,由前几年在全省位次偏后赶上全省平均水平。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全市万人案件数达到 3.2件。特别是强化行刑衔接,加大了打击力度。2017年共移送公安机关21起案件,办结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抓创建,宣传引导是重要途径。去年以来,莱芜市各级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共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新闻宣传,在《莱芜日报》设立食品安全宣传专栏,每周一版,2017年发布40期。各级各部门积极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科普知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首届莱芜食品品牌展,举办《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举行面向广大基层群众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均超过4学时。抓载体建设,2018年全市计划打造1个食品安全主题公园、6个餐饮食品示范街、10个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示范社区,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不少于12场次。抓好信息公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监管信息、食品抽检信息、处罚信息75期,发布消费提示、红黑榜22次,农业、林业、渔业等食安位各部门都公开了监管信息。强化人员培训,食品药品监管、农业、林业等部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授课等形式组织对基层执法监管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
关键字:
责任编辑:武凯强